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防范风险与解渴实体经济并行不悖

2015年08月24日 10:30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农村金融时报】

  银监会近日发布数据,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1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094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较上季末上升0.1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不良率攀升势头强劲,上市银行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也印证了这一事实。

  从整体来看,不良率反弹力度大,恶化范围迅速扩展。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防控风险对银行业来说异常严峻。实际上,从机构到监管部门,防风险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期表示,要把遏制不良的快速上升作为当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谨慎放贷、及时收贷是银行当下最为明智的选择。

  然而,“明哲保身”却让银行陷入放贷困境。银行要保持利润增长,必须把吸收的存款及时投放出去,但优质客户总是稀缺资源,常常出现多家银行争抢一家企业的情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银行主动从钢贸、煤炭等产能过剩的领域退出,而部分优质企业也开始收缩生产,主动拒绝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众多具有发展潜能的生产型中小企业急需信贷资金托底,但这些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自身风险隐患大,银行也不敢放心贷款。

  企业缺钱与银行有钱不敢放的现象并存,两者都进入了阵痛期。金融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此刻银行抽贷与惜贷行为对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让信贷资源顺利进入到具有发展潜能的行业和企业,又能很好地防控风险,才是实现良性循环,改善银行当前困境的关键。

  有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5%、15.5%,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银行业在优先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升级的行业和项目,不断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然而现实中仍有资金过多地流向房地产业、股市,或在金融体系空转,中小微企业依然融资难、融资贵。

  那么,该如何创新机制畅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渠道?

  我们认为,需要继续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对相关行业给予政策支持,有的放矢引导信贷投放方向。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如利用大数据为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和还款能力的实时跟踪,起到既能为市场主体解渴又能防范银行风险的双重作用。

  本期执笔 李晓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