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回升较快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32万亿元,增长13.3%,增速比上月末高1.5个百分点,同比低0.2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M2增速回升较快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降准降息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降准降息之后,社会流动性逐渐宽裕,M2增速从4月份的10.1%逐月回升,5—7月分别回升0.7、1.0和1.5个百分点。M2货币乘数连续5个月上升,由2月的4.21上升到7月的4.78,上升了0.57。同时,降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也刺激了贷款需求。
二是各项贷款同比多增,派生存款增加。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8.04万亿元,同比多增2.15万亿元。
三是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派生存款相应增加。今年7月份,金融机构债券投资新增6867亿元,同比多增4907亿元。
四是财政存款同比少增。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逐渐发力,财政支出增加,增加了银行一般存款。今年7月,财政存款新增5150亿元,同比少增1654亿元。
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当月新增贷款1.48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加大。今年前7月,金融机构发放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4.15万亿元,同比多增4769亿元,其中,7月当月新增4807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
二季度以来,实体经济投资意愿有所回暖。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1.63万亿元。此外,地方债置换进展顺利,增强了地方政府项目的融资能力。
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融资结构有所优化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188亿元,比上月少1.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5327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7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890亿元,比上月少增735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136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81.9%。
同时,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同比降幅收窄。7月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3亿元,比上月少增693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1.8%。并且,企业直接融资保持稳定增长。7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247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1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债券和股票合计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