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央行张晓慧:让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2015年08月13日 10: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3日讯 今日,央行举行关于完善人民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吹风会。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介绍了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背景。张晓慧认为,11号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阶段,使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张晓慧表示,从国内看,和近日公布的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的意外跳升是有关系的。7月份是普遍货币增长的传统小月,但是今年7月份M2比6月份跳升了1.5个百分点,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了1.61万亿。市场对公布数据的解读认为这和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为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所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措施有一定的关系。一段时间流动性的宽松促进了货币信贷的偏快增长,从而影响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

  从国际来看,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更为坚挺,与美联储将收紧政策的预期有一定关系。部分预期认为,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内加息,这导致美元总体走强,欧元和日元趋弱,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生产国的货币出现贬值,我国由于货币贸易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全球多种货币表现较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测算,2014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0.28%和9.54%,所以从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相对平稳的角度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有一定的贬值要求。

  “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都会在人民币市场汇率当中反映出来。11号中间价基础报价完善以来,人民币经过两天的调整,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前面所提的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应该说已经基本完成,这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必要阶段,使人民币按照更加市场化的规律运行。” 张晓慧说。

  据悉,2005年汇改以来,中间价作为基准汇率对于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汇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的幅度比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既与国内因素有关,也与国际因素有关的偏差大约累积了3%左右。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本周二,央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为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