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央行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人民币中间价连续两日均大幅贬值逾千点,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已经连续贬值近4%。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向记者表示:央行完全有能力稳定人民币汇率,并作答记者问如下:
第一财经:昨天和今天两天,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已经连续贬值近4%,是否会形成强烈的贬值预期和滚雪球效应,央行是否有能力稳定住汇率?
马骏:央行十分关注和充分了解市场预期的变化,包括近日出现的一些机构和个人在投资人民币资产、汇率对冲、结汇、售汇等交易行为和预期上的变化和可能出现的趋势,以及境外人民币市场和周边国家汇率的变动。我们也分析了这些变化与8月11日以来完善人民币中间价报价的关系。我认为,近两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民银行在必要的时候完全有能力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市场汇率,防止出现由于羊群效应导致汇率非理性大幅波动。注意,除了经济基本面支持人民汇率长期基本稳定之外,人民银行管理的外汇储备是全球央行中最高的,达3.7万亿美元,其稳定短中期汇率走势的能力也远远超过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
第一财经:最近两日,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的货币也在贬值,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因此可能出现亚洲地区汇率的竞争性贬值。您能否评论?
马骏:中国没有发动竞争性贬值的意图和需要。虽然七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但应该看到七月份数据中有基数过高等一次性因素,不能过度解读。根据我们的预测,由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未来半年我国的出口增速会有所回升。从需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未来一段时间的复苏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内稳增长宏观措施的效果、房地产销售回暖带来的投资的回升以及新启动的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带来的内需增长。内需的逐步企稳态势应该足以实现今年GDP增速在7%左右的预期目标。另外,最近我国的贸易顺差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原因正在扩大。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没有必要靠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汇率战”来取得竞争优势。事实上,如果每个国家都竞相贬值,最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得利。
第一财经:中国目前的汇率水平是否明显高估,需要通过大幅贬值来回归均衡吗?
马骏: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判断一个国家的汇率是否接近均衡,有许多种方法。我们用了经常项目顺差、实际有效汇率、购买力平价、以DSGE模型同时考察内部平衡(产出缺口小)和外部平衡(经常项目顺差小)等不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汇率水平与均衡汇率之间的关系。总体结论是,我国目前的汇率水平接近均衡,因此从基本面上来判断,没有必要通过大幅贬值来回归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