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发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发热议。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稿或成第三方支付业务“紧箍咒”,而消费者却担心会平添诸多“麻烦”,便捷的支付服务还能便捷吗?
普通用户转账会增加多少“麻烦”?
由于支付宝转账免费,常年在北京打工的小齐每月用支付宝给老家的爸妈打生活费,而征求意见稿让他有了些许担忧。
“据说这个意见稿规定,转入账户仅限于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是不是以后我给爸妈打钱只能通过银行了,那可增加不少手续费呀。”小齐说。
有小齐这样担心的人还不少。其实,想继续用支付宝等渠道转账并非不行,因为支付账户之间转账是没有障碍的。但对像小齐父母这辈人来说却是不小的障碍,因为他们大多没有支付宝账户,今后开设账户的门槛将要提高。
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五个(含)以上合法安全的外部渠道对身份基本信息完成多重交叉验证的个人客户,支付机构方可为其开立综合类支付账户;通过三个(含)以上、五个以下的,支付机构可为其开立消费类支付账户。
新规一旦实施,开设支付宝账户将不只是上传身份证照片、绑定银行卡即可,而是必须集齐五重验证,缺一不可。上传文凭学历、纳税证明、水电缴费单等材料对于生活在城里的工薪一族不是难事,但可能会令小齐父母这样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感到为难。
当然,小齐想孝敬老人的路不会被封死。监管机构对支付机构资金回提的出口做了限制,但跨行清算的通道依然开着。小齐可以通过此前绑定的银行卡进行快捷支付转账。
不过,目前各家银行对支付宝等支付机构设置了支付限额,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比如,工行和建行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限额是单笔最高5000元,月累计不超过1万元。
对消费理财会有多大影响?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支付限额,对不少人的消费、理财等日常网络支付行为会产生一定影响。
“支付机构余额交易年累计不超20万元,快捷支付额度较高的招商银行日限额也不过5万元,这个额度对我以后网上买个名牌包或订个高端旅游产品比较困难。”热爱旅游、海淘奢侈品的蒋小姐表示。
而长期给蒋小姐做代购、经营一家淘宝小店的李先生也对未来政策“落地”心有顾虑。“一年20万元限额,我进一次货也许就用完了。”李先生说,限额只针对个人账户,对单位客户没有要求,他以后就得开办单位账户。“单位客户单笔超过5万元转账,还要注明付款用途和事由,并提供付款依据或者相关证明文件,限制也不少。”
征求意见稿里还有,超过200元的交易支付,机构不得代替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如果打车到机场共201元,支付时,用户刚按支付机构要求验证一次,接着又收到银行的验证要求再验证一次,如此,快捷支付还快捷吗?
还有,依据征求意见稿账户限额管理,那些一领工资就转入支付机构购买互联网“宝宝”产品的“理财达人”,可能会因为20万元的“天花板”感到不便。
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80.12%的个人客户使用支付账户余额进行消费、转账、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全年累计付款金额不超过5000元;72.31%的个人客户支付账户余额仅用于购物消费全年累计付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9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5000元。按此数据,限额基本可满足大部分人的支付需求。
意见会让第三方支付降低风险吗?
从监管层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目的看,监管方更关注便捷背后的风险。
央行相关人员表示:“现在,快捷支付的钱从银行扣,但是交易验证口令却是支付机构代发。近年来发生多起盗刷事件与此有关,一些不法分子盗取用户身份信息,冒名开通第三方支付账户绑定用户银行卡,通过支付机构的验证码盗取卡内资金。而银行和支付机构因权责不明相互扯皮屡见不鲜。验证授权明晰后法律权责清楚了,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学院教授黄震表示,目前,支付机构的实名认证、安全级别、合规经营等方面做得都不够,滋生了洗钱、欺诈、套现、盗刷等一系列风险事件,监管不得不从增加交叉验证、依据安全级别限额、严控支付账户出口、划清业务边界等方面加以规范。
“这些条款不是想给消费者添麻烦,而是希望约束支付机构。”上述央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就拿交叉验证来说,客户只提供有关信息,而验证信息真实性的工作应由支付机构后台通过不断拓展校验渠道来完成。”
不过,一名支付机构工作人员认为:“现在支付机构的服务触角正在伸向农村地区,监管要求提高后,部分地区的农村客户或许会因为基础信息建设不足、手机安全级别不达标等规定,难以方便地享受到网络支付服务。”
黄震认为,支付机构的风险问题难以回避,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但支付机构随着服务电商不断做大做强,非要让机构退回最初的业务领域,改变消费者已养成的消费习惯,恐怕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要求监管手段和监管理念创新,帮助支付机构继续在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是一限了之。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