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讯(记者 李佳霖)“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显示,5月至7月发布的运行指数连续3个月持平,存有不少亮点,苏浙沪地区小微企业创新力最强。另外,在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下,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自2015年5月开始,为给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绘出发展现状和指引前行的路线图,《经济日报》每月推出“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该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作为小微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之一,描述了今年二季度小微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从5月、6月和7月发布的“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来分析,运行指数均为47.2,连续3个月持平,处于临界点以下。不过,仔细观察,仍有不少亮点。如5月份区域指数呈现“三升两降一平”的6大区域指数中,华东地区为47.1,上升0.8个点,中南地区为47.8,上升0.3个点,西南地区为46.5,与上月持平,西北地区为48.2,上升0.4个点。这组数据表明,苏浙沪地区小微企业创新力最强。其次,西部地区小微企业指数略微上升,与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分不开。而6月份在分项指数中,融资指数为51.0,上升0.3个点,这表明在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下,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今年上半年,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平稳,趋势向好。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以来,中小微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月均新注册企业在30万家以上,今年1月至4月,新注册企业123.3万户,同比增长26.2%。
目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其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3%。小微企业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对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惠民生起到重要作用,小微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对3880家担保机构和17家再担保机构经营数据分析,2014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总体延续平稳发展态势,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信部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数据显示,享受担保机构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实际综合融资成本约为10.01%,低于其他融资方式成本。2014年,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源服务小微企业的乘数效应显著。全年全部担保机构新增小微企业担保额1.04万亿元,新增担保小微企业59.70万户。
小微企业面广、量大,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又多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以其协作配套差、创新能力弱等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客观上就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难点。
为此,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针对中小微企业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五个建议:一是转变观念,切实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步伐,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下决心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乡镇银行、社区银行及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继续减轻小微企业税负、社保负担过重的问题。扩大企业受惠面,提高减免额。三是下决心尽早启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各类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为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创造基础性条件。四是建立中小微企业的统计体系。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改变现在的“三分统计、七分估计”的状况。五是加快建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