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降准预期落空 货币政策进入观望期

2015年06月25日 07:41    来源: 京华时报    

  尽管上周银行间市场中短期利率全线上涨,但是市场预期中的降准并没有到来。本周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继续空窗,为连续第十七次暂停。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暂时进入观察期,未来不排除进一步降准降息可能性。

  ■事件

  银行间市场利率持续上涨

  上周,银行间市场中短期利率全线上涨,特别是由于季末时点因素,市场对于14天期、1月期资金需求较大,近期这两个品种Shibor利率涨幅也较大。

  特别是上周三,中国7天回购利率上升11个基点,达到2.41%,创下5月份以来新高。数据显示,7天回购利率曾于2月末达到4.99%的高点,此后一路下跌,5月19日跌至1.91%,但此后逐渐回升,迄今已经上涨50个基点。

  每年年中,资金面都会出现比较紧张的局面。不过相比前几年的“钱紧”,如今市场流动性已经充裕很多,然而考虑到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市场仍然预期央行将会降准纾缓流动性。

  一位国内券商分析师告诉京华时报记者,5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而通胀降至今年1月以来最低,均表明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他认为6月是一个窗口期。而汇丰银行、高盛高华证券也纷纷预期最快月内宣布降准。不过,即便是在端午小长假之前的周末“窗口期”,降准也未能出现。

  ■探因

  经济复苏迹象显现

  对于降准预期落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京华时报记者,近期7天利率上升是偶然性因素,流动性环境的暂时性变化不太可能在6月份引发另一次降准。在朱海斌看来,7天利率上升最重要的原因是近期出现的一波IPO热潮。“由于IPO的收益巨大,新股发行认购锁定的流动性通常会是发行规模的一百倍以上。”朱海斌说。

  另一位分析人士对京华时报记者指出,央行近期发布的报告似乎确认经济复苏迹象,因此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的可能性加大。并不排除未来有降准降息可能性,但是似乎在6月不足以成行。

  此前消息显示,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所率团队,近期调整了今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其中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下调至7%,物价涨幅降为1.4%;他们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结构性政策四个因素出发,明确指出下半年GDP环比增速会比上半年略有回升。这一消息被认为是央行确认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号。

  上述分析人士还表示,房地产近期价格的反弹可能是制约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一系列宽松政策之后,房地产回暖迹象明显,而地方债的顺利发行也使得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下降。

  此外,有媒体报道指出,央行官员在与机构的交流中,明确对资金流向股市有所担忧,近期打新股冻结的资金可谓历史天量,但市场却波澜不惊。积极因素在于居民储蓄变活了,正不断投向资本市场;但负面因素在于,各类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不排除银行资金借道流入股市。

  ■展望

  未来货币政策将更有艺术性

  虽然降准预期落空,但是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监管层或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稳定近期积极复苏势头,同时,年内仍有降准空间。

  渣打银行报告指出,渣打仍认为2015年余下时间央行降息步伐将会暂停,但预计2015年底前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之所以认为降息窗口关闭,渣打报告指出,一是因为核心通胀较为稳定,预计下半年通胀或将小幅上扬;二是因为经济企稳迹象逐渐清晰;第三,降息对降低实际存贷款利率的效果正在减弱;第四是考虑到资本外流及证券市场泡沫的风险。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认为,预计决策部门或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以便稳定近期积极复苏势头,具体通过向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鼓励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指导长期利率逐步回调以及充分落实2015年财政预算计划等方式进行。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分析师谢亚轩表示,“从增长和通胀的角度看,货币政策宽松基调短期内不会改变。不认为央行6月末之前会降准降息。现阶段货币政策的焦点较为明确,并不在于总量放松不够,贷款基础利率(LPR)已经大幅下滑,而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堵塞状况反而甚于去年,商业银行贷款放松不足。”

  “央行目前进行的是短期定向正回购+PSL的所谓扭曲操作,后期效果如何有待考察。同时,预计下半年央行仍有可能再次调降基准利率,同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表示,“此外将配合使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包括SLO、SLF、MLF和PSL在内的各种创新型工具,补充基础货币缺口,引导不同期限利率。”

  此外,中金公司最近研报表示,维持今年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将下调200个基点的预测,但预计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不再下调。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的取向。未来央行将通过进一步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各种形式的央行再贷款来引导无风险利率的继续下行,并巩固经济弱复苏的势头。

  京华时报记者马文婷余雪菲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