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转型之路 持有人的期待

2015年06月15日 08:1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就在当前股票市场、权益类基金产品市场、场内基金产品市场一片喧闹的盛况之下,潜藏的是部分小微基金的默默转型,这其中既包含了相关基金公司的无奈或希望,也有持有人的等待和期盼。

  转型基金的基本情况

  本文所关注的基金转型,为基金契约、基金合同里原先没有约定过的转型,绝大多数属于迫不得已的转型,多为小微基金,除去中欧行业成长混合有其公司、团队、基金经理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之外,其它12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仅为0.86亿元。

  这些被转型基金主要是被动型产品和固定收益类产品。首先,从一般的投基策略看,牛市行情里,“必须配置”的基金产品类型就是指数型基金,而一些基金公司却在此时把此类基金转型,可能有缺乏管理人员、缺乏特定营销人员、标的指数吸引力有限等方面的原因。总之,及时割掉自己的短板,专注长项,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发展战略。其次,纯债基金,在当前的综合市场大背景下,收益不如权益类基金,风险却比货币基金高,当然是目前的最大鸡肋;至于一级债基,原本红火的一个细分类型,现在却由于政策的因素而陷于尴尬之地,转型,实属必须。

  这些转型的基金,都转向哪里去了呢?主要有两个方面,且都是与当前的基础市场环境、即与股票市场有关的。第一,从积极主动的角度来看,一些公司想做股票,提高收益,具体到基金类别上,就是股票基金和二级债基,虽然主动投资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但既然进了门,就多了一份希望。第二,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对于转型到此类基金的产品,可能主要还是出于打新的目的。在当前的新股大量发行的良好大环境下,转型重点打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策略。

  冷静对待转型的基金

  基金是否转型之后就有了可以重点投资的价值了呢?不一定。因为:(1)在转型之后所归属到的基金类别里,那里的基金,业绩原先就是有好、有不好的。(2)转型原本就不是改善基金绩效的方法。当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有了改变之后,转型之后的“新基金”,就要到新的队伍里站队,并参与新的业绩排名。(3)有些已经转型的基金没有更换基金经理,这种基金,占比达到69.23%。(4)有少部分已经转型的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即“新基金”配备了新基金经理,这就更加是一只新基金了。

  因此,对于已经转型的基金,从本质上来看,完全可以被看成为一只新基金,无论其是否更换了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就与对待新基金基本一样:先观望;待其有了较好的业绩表现之后,再考虑是否申购。

  当前,关于基金转型,有一个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在今年8月8日前后,即《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实施之日起的一年之后,根据相关规定,及其执行难易度,还有我们的行业调研,必将会有大量的老式股票基金(60%仓位底限)转型为混合基金。对于这次大规模的转型,由于相关基金在转型之后都可以作为混合基金中新增的一个细分大类,它们的原有运作特色不变,因此,对于这些转型基金的投基策略依旧:还是将其作为老基金,过往业绩可以连续看待。

  (作者系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