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偏空因素云集 期债短线承压

2015年05月20日 07:29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周二,国债期货市场延续近期偏空震荡走势,期价全线下跌。市场人士表示,期债市场短期内或难以出现趋势性走势,投资宜以多看少动,可少量参与波段操作。

  股债“跷跷板”再次发威

  周二(5月19日),资本市场“股债跷跷板”行情再次上演。一方面,A股市场在券商股引领下全面开花,上证综指在权重股集体发力带动下大涨134点至4417点。沪深两市近八成个股上涨,赚钱效应再次爆发。另一方面,债券期现货市场整体走弱,国债期货各个合约全线下跌。

  盘面情况显示,周二国债期货市场低开低走,盘中未出现像样反弹,前期相对坚挺的5年期合约跌幅超过10年期品种。具体来看,5年期主力合约TF1509收报97.89元,较上日收盘结算价下跌0.36元或0.37%,10年期主力合约T1509收报96.56元,下跌0.28元或0.29%。

  除了股债跷跷板效应外,影响周二国债期货市场的其他利空因素也不少。一是,新一轮IPO密集申购迎来高峰 ,再加上季节性缴税压力,尽管货币市场整体流动性仍堪称充裕,但宽松程度较上一日则明显不如。资金利率走势上,主流质押式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仅微跌不到1BP至1.03%;标杆7天品种续升近1BP至1.97%;14天和21天品种分别上行4BP、9BP;二是,周一江苏债开启地方债发行序幕之后,尽管有机构认为江苏债招标结果好于预期将逐渐化解市场对于供给压力的担忧,但亦有不少观点认为,地方债发行刚刚开始,若无央行进一步宽松政策配套,供给冲击将难言消退;三是,周二上午最新招标的五期国开行新债中标利率悉数高于市场预期,显示债券配置机构的谨慎情绪有所升温。

  短期难觅趋势波段操作为主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来看,随着4月份重要经济数据公布完毕,货币政策在最近一次降息后有望再次进入空窗期,因此资金利率阶段性触底、供给压力担忧等负面因素在短期内可能继续发酵,从而使得债券市场继续承受调整压力。

  而放眼中长期,债券市场牛市格局则仍难言就此结束。首先,从经济基本面来看,4月份投资全面滑坡,消费稳中趋降,出口延续低迷,经济跌至低谷,通缩风险未消,基本面对长债仍具有支撑;其次,从资金面来看,鉴于投资增速和货币增速仍处于下滑通道,未来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货币市场利率维持低位将是大概率事件,从而刺激机构杠杆套息需求;第三,从供需层面看,正如中金公司指出,虽然存款增长乏力,但在资金泛滥、大行主动融资量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银行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负债来加大配债规模,从而消化地方债供给冲击;最后,从股债跷跷板效应看,在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的背景下,两个市场此消彼涨主要源于存量流动性的规模限制,而在流动性极度充裕的情况下,股市分流不足以冲击债市资金面,股债双牛值得期待。

  期债操作方面,市场人士表示,短期而言,在上有阻力、下有支撑的背景下,期价难觅趋势、震荡可能加大,投资者宜多看少动,可少量参与波段操作;基于中长期慢牛基础犹存的角度而言,前期多单可继续持有,同时关注逢低加仓机会。


(责任编辑: 韦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