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存款减少 更需呵护农村金融机构

2015年05月11日 10:47    来源: 农村金融时报    

  本期执笔 苏竞翔

  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24.8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8个和2.0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4.15万亿元,同比少增1.64万亿元。而从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大部分银行的增幅较同期有所下滑。

  存款增速放缓正成为整个银行业的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纠其原因,除了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以及股市的火爆外,基础货币投放减缓,监管部门整顿同业存款业务、纠正存款偏离度等,都造成了银行存款的减少。

  尽管目前对于以农信社、农商行为首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还没有数据显示其存款增速出现放缓,但其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却更值得关注。

  首先,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开始实施,原本在人们心目中由政府刚性兑付的金融机构未来将出现允许破产的可能。在此前提下,今后人们将会更愿意把钱存到那些“大而不倒”的金融机构。而同时,随着农村市场的潜力不断显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开始将网点开进县域,加入吸储竞争。这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市场份额而言将形成严峻挑战。

  同时,自去年起央行已相继进行了两次降息操作,并同时提高了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大都选择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而基于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的预期,央行今年再次降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再度放开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同时,存款保险推出后,尽管目前的初期投保费率较低,但今后一旦开始实施差异费率,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将意味着承担更多的保费。可以预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款成本在未来仍将进一步被推高。

  在存款减少的大背景下,面对日趋严酷的竞争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却承担着风险和成本都高出许多的支农支小任务。而作为普惠金融主力,他们又被赋予了许多政策要求,比如“做实县域”、“两个不低于”、“提高不良容忍度”等。

  尽管在政策层面已有诸如额外降准、税收减免、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等等措施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进行照顾,但力度及覆盖面却不甚理想。比如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后,即便经营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无法再享受到许多政策优惠;又比如在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上,地方政府的投入积极性并不高,补偿十分有限,无法真正覆盖风险。

  我们呼吁,在顶层设计上还应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引起更高重视,拿出更有针对性的呵护措施,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三农”和小微的金融造血才能得到保证,实体经济才能看到更多希望。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