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淘金”金融板块一季报

2015年05月11日 07:13    来源: 国际金融报     ◎ 张竞怡

柏可林 摄

  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从具体公司的业绩排名上也得到了验证。今年一季度共有12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超过百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就有11家,成为绝对主力。保险公司抢得剩下的惟一席位,中国人寿一季度盈利122.71亿元,排名第11位。也就是说,最赚钱上市公司的前十大席位均被商业银行占据。工商银行在今年一季度的盈利高达744.57亿元,当仁不让地成为A股上市公司“赚钱王”;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一季度分别实现670.05亿元和541.16亿元的盈利。

  近日,股市出现回调,股民们正忙着选股换股。

  5月6日,在东方证券一家营业部的中户室中,股民李伟(化名)与其他股民正为下一轮行情投资什么行业的股票争论不休。

  争论集中在金融板块,李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券商股是我今年布局的重点,此前一直重仓持有东方证券,获利超过50%。经过调整后,券商会继续发力,下半年还有深港通等利好兑现,下半年我比较看好广发证券这样的券商股。”

  虽然股民一致认可券商股的投资前景,但在其他金融板块细分行业选择上分歧较大。

  “今日,银行股上午大幅拉升,目前银行股估值依然较低,还是有投资价值的。南京银行股性比较活络,我很看好。”李伟说。不过,股民孙兰芳(化名)并不认同,“银行现在都不赚钱了,连我自己现在都不存钱,只买基金、保险,我看好保险股,股市涨么,保险也受益的。”

  虽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从一季报来看,股民将视线集中在金融板块显然是明智的。

  记者梳理资料后发现,今年一季度,银行和非银金融板块依然是A股盈利大户。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共实现净利润3545.29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的56.21%。更值得关注的是,从净利润绝对额来看,非银金融行业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751.73亿元,仅次于银行;净利润增长率高达121.31%,超越其余所有行业。

  银行:增速放缓 减计压力

  从净利润绝对额来看,上市银行依然是老大,但由于宏观经济景气度下滑和利率市场化等缘故,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却连续大幅下滑。2013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为12.64%,去年下降至11.80%,今年更是下降至3.21%,创三年最差业绩增长。

  城商行业绩表现相对亮眼,其中南京银行的净利润增速甚至达到了24.9%,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紧随其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6.6%和10.3%。在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较快。紧随其后的3家股份制银行分别是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1.38%、11.12%、10.68%。

  但包括五大国有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在内的9家银行表现“惨淡”,净利润增速呈个位数。

  市场人士指出,在央行宽松货币政策主导下,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息差收窄难以避免,对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所影响。

  从公布净息差水平的银行一季报数据来看,净息差放缓是银行主旋律。如民生银行2015年一季度和2014年一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2.37%和2.62%,宁波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的2015年一季度和2014年一季度的净息差分别为2.44%和2.55%、2.22%和2.29%以及2.32%和2.37%。

  此外,16家A股上市银行的存款情况也不容乐观,增速同样出现大面积回落。五大国有银行的存款增速仅为个位数。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以及交行一季度吸收存款总额分别为11.6万亿元、15.8万亿元、13.7万亿元、13.2万亿元和4.30万亿元,同2014年末分别增长6.16%、1.87%、5.95%、5.59%和6.59%。

  上海地区一国有银行支行行长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股市行情好,对银行存款分流影响较大,我们银行隔壁就是一家券商营业部,从4月份开始开户的队伍越排越长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存款影响也比较大,现在年轻人很少将钱存银行,直接就进到各类宝宝产品了。我们对于大额存款客户,一直不敢将利息降下来。”

  除了息差收窄影响较大外,不良贷款影响也不容忽视。

  兴业证券分析师吴畏认为,201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利润增速的下行因素包括全行业维持高位的减值计提压力。

  纵观16家上市银行一季度资产质量,除了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与2014年末持平、光大银行的不良率比2014年末下降了0.01个百分点以外,其他14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双升”。宁波、北京和南京3家城商行不良率分别为0.89%、0.93%、0.95%,其余13家上市银行的不良率仍然高于1%。为应对不良率的持续增长,多家银行纷纷加大计提拨备。

  工行报告显示,期内工行因计提的贷款减值损失增加,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大增50.61%至207.48亿元,同时保险业务成本增加导致其他业务成本增长164.3%至152.74亿元,故营业支出同比增幅达到26%,远超营收增速,致业绩增速低于营收增速10个百分点。交通银行一季报也显示,该行一季度不良率为1.3%,同比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一季报指出,交行正在积极应对不利风险形势,加大清收保全工作力度,拨备率为2.25%,较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累计清收表内不良贷款达人民币68.3亿元,同比增长16.99%。

  上述支行行长也告诉记者:“不良贷款消化需要时间,前两年留下来的钢贸等领域不良贷款还有尾巴需要处理,此外,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中型企业的还款压力骤然上升,贷款质量不容乐观。”

  券商保险:市场青睐 前景向好

  与银行业绩黯然失色相比,非银金融则异军突起。

  其中,券商一枝独秀,表现尤为突出,除了国金证券、西南证券和国元证券净利润增速不足100%外,其余全部在100%以上,刚上市不久的东方证券一季报实现净利润19.40亿元,同比增长789.82%。连巨无霸中信证券也实现了191.30%的骄人业绩增幅。

  国盛证券指出,注册制渐行渐近给券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券商在投行业务大幅盈利的同时IPO审核下放至交易所,券商保荐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但整体而言,注册制对证券行业形成利好,长期推荐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创新业务目标明确的大中型券商与已抢占先机,全面布局互联网金融的券商。

  在非银金融中,保险一季报业绩表现超越市场预期。

  受益一季度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的大幅增加,A股4家上市险企于五一节前夕纷纷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具体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一季度共实现归属净利润407.62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228.08亿元大幅增长78.7%。其中,中国平安以199.64亿元的净利润占四大险企总盈利近一半,新华保险以132.3%的净利润增速在四大险企中居首。

  投资无疑成为首季保险公司净利润攀升的关键词。一季报显示,四大险企合计实现投资收益高达1016.9亿元,同比增长85.1%。

  其中,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投资收益同比翻番。中国平安一季报显示,得益于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及投资资产的合理配置,净投资收益和已实现收益均同比增加。截至2015年3月31日,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3147.27亿元,总资产达约4.22万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8.7%及5.2%。新华保险一季报数据称,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9.9%,投资收益大幅增加,增幅逾110%,而主要原因则为资本市场波动上行,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增加。中国人寿一季报则显示,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净投资收益率为4.65%,总投资收益率为7.67%,而营业利润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大幅攀升均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加。中国太保的投资收益亦大幅增加91.8%。

  以具体仓位而言,一季度,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险企总资产的比例已上升至12.01%,进一步分享股市上涨红利。

  以中国太保披露的一季度投资资产投资组合情况来看,其投资结构呈现出固定收益类占比下降而权益类占比提升的特点。在权益类投资中,股票和基金占比合计提升0.8个百分点至9%。同期,债券投资占比下降3.4个百分点至51.8%。

  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98940.2亿元,较年初增长6%;资金运用收益2135.3亿元,同比增加1251.9亿元,增长141.7%,平均收益率2.23%,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认为,本次保险股投资收益高增长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涨幅更高,基本实现了高基数智商的翻倍增长,权益资产加固收资产双向依赖。其次,股票仓位较为灵活,处于加仓区间,同时非股票基金类的权益投资产品明显丰富。另外,从外部环境来看,股债牛市行情更加确定,且高度有望超过前期。从趋势来看,受益于股债市场表现和险资灵活配置,投资高增长在2015年还将延续。

  除投资业绩外,拉动上市保险公司一季报业绩的另一大因素是承保端业务,一季度,4家险企合计实现保费收入3243.19亿元,同比增长12.04%。

  不过,在保险股靓丽的业绩背后,退保金大幅增长的压力亦不容小觑。

  以退保率看,新华保险一季度退保率高达5.8%,较2014年同期提高了3.6个百分点;中国人寿退保率为3.38%,较2014年同期增加2.14个百分点。中国人寿表示,退保金增长是“受资本市场和理财产品等多种因素影响,银保渠道部分产品退保增加”。此外,由于满期给付和年金给付增加,新华保险一季度赔付支出增长88%至74.77亿元。

  申银万国研报指出,退保及满期给付是2014年至2015年寿险行业整体面临的压力,银保渠道粗放式发展的弊端集中显现。同时,在寿险销售环境并无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再次销售短期投资型产品将问题推后。

  不过,截至目前,整个保险行业盈利状况普遍良好。

  因此,多数机构依然看好保险行业。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判断,看好行业至少50%上涨空间。

  他进一步指出,行业更好成长性体现在行业投资收益依托固收和股市,兼具弹性和稳定性。保费增长摆脱单纯投资依赖走向产品和渠道依托,更具主动性和价值。

  信托:利润下滑 风险仍高

  5月6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22.85%;整体经营业绩增速止跌回升,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73%。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信托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2.85%,季度环比增长3.08%,较2014年均有明显回落。但信托业整体经营业绩表现较好,实现经营收入229.96亿元,同比增长28.72%;实现利润总额169.31亿元,同比增长33.73%。

  虽然行业数据向好,但是上市信托公司却没有跟上步伐。安信信托发布201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9%;每股收益0.45元。陕国投A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微降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22.6万元,同比微增0.61%。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6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市场人士指出,信托公司一季报显示的利润下降或微增可能与去年同期数据基数较高有关。以安信信托为例,2014年该公司逆市狂增,净利润实现了266%增长,达到10.2亿元。对于业绩增长,安信信托表示,一方面是由于信托业务的继续增长,另一方面,固有业务也在稳步推进。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对闲置货币资金进行流动性管理,投资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年内取得了1449万元的投资收益。

  不过,市场人士指出,在行业红利减弱、兑付风险高企的形势下,信托公司业绩增速或进一步放缓,甚至更多公司出现业绩下滑,不过信托投资方向的调整或能抵消一部分负面影响。

  从信托财产的运用领域来看,今年一季度信托资金仍然主要投向于工商企业、基础产业、证券投资、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五大领域。其中,工商企业仍保持信托资金的第一投向,规模为3.16万亿元,占比为23.49%。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信托资金的证券投资增速明显,以16.56%的占比超过了金融机构15.75%的占比,成为信托资金的第三大运用领域。一季度末,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23万亿元,同比增长79.84%。也就是说,牛市的持续,或能帮助信托公司改善业绩前景。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