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融资融券搅动市场 专家点评“速度与激情”之后

2015年05月08日 06: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期,沪指连续三天断崖式下跌,其跌幅已超8%,而两融市场却异常活跃,两融余额再创新高,截至周三两融余额已达1.9万亿元。一方面投资者猜测融资融券搅动对市场形成了震荡,另一方面在“速度与激情”之后,如何切实增强融资融券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两融余额快速攀升,杠杆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加大,由此引发的波动风险随之上升。作为情绪和资金的放大器,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融资杠杆既能够撬动市场加速上行,也会变身成为调整阶段的助跌利器。而两融操作活跃的主力资金多以短线交易为主,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操作风格激进,在当前的敏感期,此类资金的异动也将加剧市场波动。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曾说“A股的大幅震荡与券商融资融券推波助澜作用关系密切。”那么,按照近一周的走势来看,如果融资标的发生暴跌,例如跌10%,按照1∶3的杠杆比例,那么融资炒股票的人就相应亏损30%,强制平仓甚至爆仓现象均有可能出现。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沪深股市在沉寂了7年之后,突然开始狂飙,成交屡创天量。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融资融券的杠杆作用。

  市场活跃度大增的同时,风险也在持续累积。在这种情况下,证监会着手启动融资融券监管规则的修订,也对部分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现场检查。

  通知下发后,证券公司纷纷提升两融保证金比例,还调高了两融的业务费和总额度。但总体来看,监管部门的检查也是为了促使融资融券业务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此前诸多券商曾经对融资融券市场的容量做出过测算,大多预计市场容量上限为一万亿元,不过随着券商拓宽融资渠道、资金利率整体下行,两融市场呈超预期发展态势,当时相对激进的测算结果而今来看依然甚为保守。

  在两融业务余额快速增长时,让业界担忧的是,资本市场在杠杆发展上遭遇显著的“跷跷板”效应。由于融资融券业务面临高强度监管,一些资金不再符合券商两融业务要求,在对杠杆需求高度渴求下,这些资金四处寻找出口。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在我国股市运行多年来,牛市行情都伴随着活跃的场外股票融资活动,甚至出现过券商违规透资、股票账户三方监管透资、民间金融机构配资、委托理财和国债回购融资等违规融资炒股的情况,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管,给证券行业和客户带来较大风险。

  借用英大证券研究所李大霄所长的话“从长远来看,较低的杠杆率更有利于客户。基于此项考虑券商并不会继续维持较高的杠杆率来赚快钱,而是试图保证客户数提高用户黏性。同时,监管层关于降低杠杆的要求也是为了客户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

  可见,如果监管制度设计合理、杠杆比例适度、风险控制有效,就能够充分发挥完善交易机制、活跃证券交易、平滑市场波动、促进价格发现,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等积极作用。但如果肆意放大杠杆,只考虑发展规模,失去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就可能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危害,破坏证券行业的发展秩序,同时损害投资者利益。

  这时就需要证券公司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适当控制经营杠杆,审慎扩大业务规模,确保与公司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同时,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客户资产结构、负债结构、交易习惯、行为特征、信用状况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对集中度较高、担保品风险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客户,要审慎控制其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与风险教育,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大力宣传融资融券合同契约性和“买者自负”原则,提高投资者风险防控意识,引导投资者理性审慎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要特别建议广大投资者认真掌握融资融券知识,了解融资融券风险特性,切实增强融资融券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这样,“速度与激情”过后,改革牛才能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佳)


(责任编辑: 蒋柠潞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