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神马”入侵手机盗走银行卡百万元

2015年05月02日 09:08    来源: 法制日报     王金来冯琦

  原标题:“神马”入侵手机盗走银行卡百万元

  □本报通讯员王金来冯琦

  “神马”不是浮云,而是一种手机木马程序,将这个木马程序植入被害人的手机,便能拦截该手机的所有短信,包括各大银行发给该手机号码的验证码,并将拦截的验证码发送到“种马人”指定的手机,“种马人”由此可以获取机主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继而将银行卡的钱“洗”出来变现,“神马”成为功能强大的盗窃新方式。

  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的高武帅等13人利用“神马”程序,结伙实施盗窃,形成了编程——“种马”——“洗钱”——变现的完整流程,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高武帅等人共实施盗窃数十起,涉案金额百万余元。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检察院获悉,经该院提起公诉,云龙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对高武帅等13人分别判处4年至10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90后男子邓春雨只有小学文化,小学毕业后干过厨师,个体户。2010年,邓春雨因诈骗罪入狱服刑。刑满释放后,邓春雨开起了“黑车”,但总觉得辛苦,来钱又太慢,经常入不敷出。

  2013年下半年,邓春雨从一个“黑客”QQ群的群友“香烟”那里得知,编写手机拦截码病毒可以赚钱,并且相当可观,群友还把用拦截码盗取被“种马”手机绑定的支付宝内的钱等一系列操作告诉了邓春雨,他爽快答应了群友的合作要求。

  为了编写拦截码,只有小学文化的邓春雨开始自学编程。用了大概20天左右时间,邓春雨写出了手机木马程序的源代码,他将自己编写的木马程序命名为“神马”。

  经过群友“香烟”测试,“神马”果然能够顺利实现盗窃的目的,每次得手,他都分给邓春雨几百元至一两千元不等的好处。

  邓春雨交代,“神马”程序针对的是普通安卓系统,苹果手机的iOS系统、诺基亚的WINDOS系统以及小米手机的安卓系统都不能使用。除了“香烟”,邓春雨还把“神马”租给了在QQ上认识的姜峰。

  在这个“行业”里,姜峰属于“种马”的或者叫“供料”的——就是想办法给被害人的手机安装“神马”程序。租邓春雨的“神马”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下线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料”。“料”,就是被种上木马的手机,也称为“鱼”,姜峰就是一个等鱼上钩的“姜太公”。

  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料”,姜峰等人采取了多种方式将“神马”程序安装到受害人的手机上。被安装“神马”的手机不会再收到任何短信,这个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发送的短信和验证码都被“种马”人指定的手机号码接收。

  接收到银行发送的短信和验证码,“种马”人会把被“种马”的手机号码发送给“洗料”人,剩下的事情将由“洗料”人完成。

  钓到“鱼”并不难,总有“鱼”会上钩。重要的是,要把银行卡里的钱盗出来,而这关键的一步由“洗料”人来完成,正因为“洗料”的重要性,“洗料”人拿到的分成比例也最高。

  高武帅就是专门负责“洗料”的人,通过“洗料”,高武帅盗窃金额达10万余元。

  不过,“洗料”之后的钱不能直接取出,于是又有了收卡人的存在。

  刘浩云就是一个专业收卡人,曾经帮姜峰等多人将盗窃的钱变现。至案发时,刘浩云以此种方式盗窃金额达5.37万余元。

  办案检察官表示,利用手机木马程序盗窃,是一种新的犯罪方式,尤其是开通了手机支付功能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打开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或网络链接,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要下载或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责任编辑: 刘佳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注意!经常玩手机会让你变丑      2015年04月18日
  • · 跨界做手机 该退退烧了      2015年04月17日
  • · 大佬争着玩手机,图啥      2015年04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