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单边牛”逼空 多空型私募仅半数跑赢沪深300

2015年04月23日 07: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每周报告之股票多空型私募

  通常而言,在股市反复震荡期间,股票多空型投资策略的收益要优于股票多头型基金,但在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里,它的收益率未必能跑赢前者。

  本报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A股持续单边上涨,正给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带来不小的业绩压力。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在被纳入统计的98只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里,89只在一季度实现投资正收益,但仅有52只产品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同期14.64%涨幅。

  位列收益榜前5位的,分别是前海旗隆对冲分级基金一期、尚道无极灵活策略对冲基金、钜融金鳞1号、华润信托-源乐晟8期、国信鸿道对冲限额特定1号。今年前3个月,它们的累计投资回报分别达到64.02%、48.49%、43.58%、43.42%和42.60%。

  同时,9只产品出现净值亏损,其中亏损最多的一款,净值损失8.51%。

  在一位私募基金人士看来,由于A股市场属于散户主导型,不同于欧美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主导,所以照搬欧美市场的股票多空型投资策略模型,未必能取得良好回报。

  “真正能在牛市行情领跑的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往往能将多空投资模型与中国股市结合得比较好。”他表示。

  前十平均收益46.5%

  所谓股票多空型投资策略,即基金买涨业绩增速良好的股票同时,通过融券业务等方式沽空同行业业绩较差的股票。

  这种投资策略的最大特点,就是无论股指涨跌,基金都能从中赚钱—当股指上涨时,业绩良好的股票涨幅往往高于业绩较差的股票,由此买涨绩优股所取得的利润要高于沽空绩差股的亏损,给基金带来不错的收益;反之当股指下跌时,业绩良好的股票跌幅往往低于业绩较差的股票,由此沽空绩差股所得到的利润要高于买涨绩优股的亏损,同样能给基金带来不菲的收益。

  “通常而言,在股市反复震荡期间,股票多空型投资策略的收益要优于股票多头型基金,但在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里,它的收益率未必能跑赢前者。”一位私募基金人士分析说。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一季度业绩排名前10的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产品平均收益在46.5%,虽然比股票多头型私募同期平均收益率略高,但这类基金产品的业绩分化趋势相当明显。在业绩最差的十款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产品里,9款出现净值亏损,其中亏损最多的华润信托-创赢3号产品,一季度净值累计损失幅度达到8.51%。

  这位私募基金人士分析说,业绩分化背后,是基金管理人的选股策略偏差所致。比如有基金管理人照搬欧美市场的多空策略投资模型,在买涨业绩优秀股票同时沽空同行业绩差股,但这套做法在A股市场未必行得通。由于A股属于散户主导型市场,很多业绩不佳的股票可能由于资产重组、概念炒作等因素受到大量散户资金与投机资金强烈追捧,股价涨幅反而远远高于同行业的绩优股,导致多空策略失效,拖累基金整体业绩表现。

  “在3月A股单边大幅上涨期间,有些股票多空策略型私募基金根据A股实际情况,开始转变多空投资策略,要么大幅降低绩差股沽空比重,要么通过沽空股指期货实现多空策略。”他说。考虑到股指上涨幅度要小于个股,令基金的沽空头寸亏损大幅减少,从而取得不菲的月收益。

  数据也显示,3月份的业绩表现往往对多空策略型私募基金一季度收益排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业绩排名前两位的前海旗隆对冲分级基金一期、尚道无极灵活策略对冲基金,他们在3月分别取得47.79%与40.39%的业绩回报。

  私募大佬急需业绩翻身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私募基金大佬所发行的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产品,似乎没能在一季度股票牛市行情里获得亮丽业绩。

  比如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裘国根所发起的三款产品—君享重阳阿尔法对冲一号、外贸信托-重阳对冲1号、外贸信托-重阳对冲2号位列一季度业绩榜的后20名,这3款产品一季度累计投资回报分别仅有5.32%、4.88%、3.98%。

  有业内人士推测,可能是重阳投资认为3月A股会回调,所以加大相关股指与股票的沽空力度,但事实是A股持续上涨,直接拖累这三款产品当月业绩。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3月A股持续单边上涨期间,这三款产品均出现净值亏损,亏损幅度分别达5%、2.23%、3.2%。

  与裘国根同样面临业绩压力的,还有上海宝银创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一季度业绩排名最后10位的股票多空型私募基金产品里,崔军所发起的相关产品就占6席。

  不过,3月起,崔军似乎也在改变投资策略,根据A股牛市行情与散户投资特征调整了多空仓位。

  数据显示,尽管崔军发起的华润信托-创赢3号、华宝信托-多策略创赢2期、华润信托-创赢5号、华润信托-创赢7号等四款产品一季度净值亏损,但3月它们的投资收益分别达到11.79%、14.59%、9.36%、9.28%,正在重回净值增长轨道。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