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沪指站上4100点 缺口频现发出加速信号

2015年04月14日 07: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张晓峰 孙 华

  多重利好重叠发力

  主持人:昨日A股市场再现逼空大涨行情,上证指数收于4121.71点,大涨2.17%,轻松站上4100点,沪指再度刷新7年来新高。沪深两市有近150只个股封涨停,量能合计约1.4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请问,究竟是哪些因素推动股指持续上行,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

  广州万隆:如果说技术面在多头的疯狂中有所“失灵”的话,那么监管层的态度就尤其值得关注。多头并非唱独角戏,一场由先知先觉资金发起的牛市,正引发社会各界资金蜂拥而至,而目前“一人多户”、券商和基金参与职业年金管理,未见政策打压迹象。反而是近乎“一日一利好”,表明4000点上方仍处于监管层可容忍的范围。未来将有更多增量资金入市,战略做多趋势没有改变。

  大摩投资:从基本面来看,日前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增速双双下滑,贸易顺差大幅缩减。各类商品出口数据较2月份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行,不是基数效应能够解释的。出口大幅下行的外部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疲弱,内部原因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太强。出口增速未来依然有不确定性。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仍会以去原料库存为主,铁矿砂、煤、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的数量未来也不会太理想,预计二季度管理层仍将以宽财政为经济托底。

  源达投顾:昨日,沪深两市再现强势的高开格局,之后在银行板块的带动下出现了稳步的上攻,上周蓝筹板块止跌回稳之后,本周出现爆发式的上涨,大盘的持续缩量表明了大蓝筹的控盘程度已经相当之高。可以看到,沪指在目前冲破4000点位置,主力选择用缩量的形式来完成,表明主力意在高远,后市上涨行情依然可以期待,沪指有望剑指4800点。

  短期风险与机会并存

  主持人:昨日沪指站上4100点关口,成交金额再次突破万亿元,请问,从技术面的角度看,后市将何去何从?

  巨丰投顾:昨日沪深两市大涨,再现普涨格局,短期强势不可阻挡。走势上看,沪指近几日连续逼空后出现两次缺口,预示短期风险与机会并存。所谓的风险就是缺口回补的回调风险,而所谓的机会便是再次上冲的良机。此种走势,很容易造成沪指的大波动,尤其是在今日15只新股发行的干扰下,对短期逼空的沪深指数将形成一定影响,或压制沪深指数上行空间,但在强大的资金以及做多动力下,承接盘会继续推动沪深指数上涨。因此,大盘远未到疯狂时,但短期沪深指数上冲后或将出现大幅波动,可适当做差价。

  银河证券:沪深股市天量天价之后,4月中下旬市场震荡波动加剧,注意控制风险。可能的风险来自于新股发行加速、管理层风险警示。由于前期沪深股市涨幅过高,牛市中的调整杀伤力极大,市场短期应以控制风险为主。

  广州万隆:从沪指看,这是自2月份上涨以来的第5个尚未回补缺口。一般而言,连续上涨缺口往往“再而衰三而竭”,是加速赶顶的意味;但目前,沪深股指持续强势,沪深两市再次放量,未现衰竭。尤其是沪指上穿4100点,又有加速突破意味。因此强势的多头市场难以预估,沪指4000点附近的缺口是否回补,将成为大盘是否调整的关键因素。

  宁波海顺:沪指昨日震荡走高,盘面上板块涨多跌少,有近150只个股封涨停,市场呈现一片红火,沪深两市量能合计约1.4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市场交投活跃;昨日市场并未受到打新资金抽血的太多影响,未来IPO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力有望边际递减直至形成常态化,投资者仍可继续持股。

  低估值蓝筹股有望上涨

  主持人:从盘面看,昨日铁路基建、银行、工业4.0等概念股大涨,同时,B股连续暴涨 华电B等80只个股涨停。请问,投资者如何把握后市投资机会?

  海通证券:成长方面看大环保(新能源汽车+环保),区域聚焦大上海。成长股中一直强调大环保(新能源汽车+环保),政策面,“水十条”方案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汽柴油国五标准将提前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及招标等也有望陆续落地。基本面上,新能源汽车三月销量超预期。资金面,目前已经募集完毕在建仓的新能源分级基金约94亿元。

  中金公司:市场风格转换的趋势尽管过程可能较为波折,但已经开始并仍将持续。往后看,进一步政策的放松、京津冀方案的推出、国企改革的推进以及新股发行速度的可能加快,整体上都相对更有利于低估值蓝筹股票而对高估值中小市值个股不利。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人民币终于不跌了!      2014年02月27日
  • · A股为何易跌难涨?      2013年10月2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