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盘活和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有效支持经济增长。
“国务院着眼于将存量资金、增量资金,以及在存量和增量资金之间进行整合统筹,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重要举措。”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盘活存量积极推进
据了解,一方面,中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导致财政收入较低,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与此同时,预算支出碎片化、存量财政资金大量沉淀等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钱是用来干事的,必须把这些沉睡的资金唤醒。这些‘零钱’单个看起来不多,但整合起来很可观,所以需要把‘零钱’变成‘整钱’,把‘死钱’盘活用好。”刘尚希说。
改革和完善财政资金管理,盘活沉淀的存量资金统筹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的效用。国务院办公厅在年初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清理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清理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加强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等10条措施。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出台方案,完善相关规定,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
记者了解到,财政部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情况专项检查活动,对各省(区、市)、地(市、州)的检查覆盖面达到100%,并将抽查部分县级财政部门,全面了解掌握各地对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统计和统筹使用情况,摸清财政存量资金规模、结构、结存状态、变动情况及沉淀成因等。
各地也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比如,安徽省要求盘活存量资金在省、市、县三级展开,既要在财政部门展开,也要在其他部门展开,全面挤压存量资金空间;甘肃省建立定期清理机制,财政部门会同审计部门对财政存量资金每半年清理一次,2014年省级先后两次共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23亿元,全部用于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
统筹整合意义重大
在财政预算中,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财政资金来源,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各个部门考虑各自项目,既有可能造成项目重合,也容易造成资金分配不合理,有的项目资金不够,有的项目钱多了花不出去造成沉淀。”刘尚希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大三大预算之间的统筹力度,一方面应该对项目上不同来源的资金加大统筹力度,改进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
“对于资金的整合统筹,宏观方面,各部门之间的预算要加强协调,确立总的方向和原则;微观方面,具体的项目必须体现预算总的方向和原则。”刘尚希说,整合统筹资金,看起来针对的是资金,实际上涉及各部门利益和权力,难度相当大,需要各部门以改革精神全力推动这项工作。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带头示范,统筹使用的财政资金重点向中西部倾斜,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农村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国务院还要求,对存量资金较多的部门适当调减来年预算总额,清理整合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和各部门专项资金,对专项用途资金实行清单制管理。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与财力相匹配的财税制度,提高财政管理绩效,更好支撑经济发展。
“整合统筹财政资金不是一个单独的政策措施,还要寓整合统筹财政资金于体制改革之中,以此推动其他方面的改革。”刘尚希认为。(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