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多地公积金贷款相继松绑 需求上升余额吃紧

2015年03月27日 09:19    来源: 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关注楼市的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伴随着春暖花开,多地楼市也在悄然回暖,楼市似乎迎来了“小阳春”。而这“小阳春”背后,是新一轮政策春风的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将“稳定住房消费”作为六大消费支撑之一,“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是2015年楼市政策的重要导向。两会之后,各地的房地产放松政策接踵而至,其中公积金贷款松绑最为明显。近日,住建部又要求各地进一步降低门槛,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进一步采取公积金跨省、跨市异地支取使用的措施。

  3月以来,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等地已经积极调整公积金政策,推出了更为宽松的公积金房贷“新政”。公积金松绑加上此前的降息,对住房刚需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那么,此轮公积金“新政”能否成为楼市调控的利器呢?政策放松带来的公积金钱荒又该如何解决?

  几乎是同一时间,山东济南、湖北潜江、浙江绍兴等城市的公积金新政纷纷落地。

  3月16号,济南市调整了首套房的认定标准,打破“认房又认贷”的格局,也就是说,如果你还清了购房贷款,再次买房按首套房付款,首付最低为20%。

  但市场反应并不热烈,二手房置业顾问柴延波说,都是因为公积金贷款额度有限。

  柴延波:反应好像都不如预期的那么强,换购房子肯定都是换购那种大房子,贷个二三十万就不管事了我觉得。

  公积金贷款额度“天花板”似乎已经成了刚需者的“高门槛”,而调整额度上限并不那么简单。

  自从住建部要求各地放宽公积金贷款政策之后,各地有关公积金的政策调整步伐也逐渐加快。

  除了北京市早先调整限额之外,上海市也传出,酝酿提高公积金个贷限额的消息,单人有可能最高贷70万元,每户可贷140万。但有媒体报道,方案能否实施尚存疑虑。这必须结合公积金自身资金平衡、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率等情况做进一步研究。

  杭州市也在积极研讨调整贷款额度。

  杭州公积金管理中心信贷处处长任祎科:我们主要想尽能力支持购房者改善住房条件,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住建部的文件要求,正在考虑这方面要求。

  记者:有没有具体的上限是多少?

  任祎科:没定。因为提高最高贷款额度,要经过杭州市管理委员会批准之后。

  记者:消息什么时候浮出水面?

  任祎科:管委会会议时间没有定。近期吧,近期筹备这个会议。

  但公积金中心已经感受到了资金压力。从4月1日开始,杭州将重启“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方式,也就是借款人去申请银行的商业贷款,利息的差额由公积金中心补贴。

  任祎科:因为从去年开始,(公积金)利率下调,我们限购限贷政策放松,整个杭州公积金贷款数量不断增加,对资金供给带来了影响。整个资金趋紧的。

  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南京目前不太可能继续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

  工作人员:暂时还没有调整(公积金比例)的计划,按照属地管理,每个城市不一样。

  不仅是南京,镇江市从3月开始,就因为资金紧张,采取了轮候制。

  镇江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计划财务处处长方黎明:3月份根据资金平衡,排放计划是1.1个亿,比预期的少两三千万,可能对几十个职工的贷款申请会适当的往后延迟。职工跟开发商付房款的时候要事先沟通好。

  排队、轮候,这些都不是新鲜词了。2013年,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向外界直言“余额告急”,也就是那个时候,杭州、徐州推出了“公积金转商贷贴息”。

  为什么公积金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公积金来源渠道单一、缴纳数量相对稳定,而近年来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收集额增速赶不上贷款增速。

  刘洪玉:(现有体系)有些公积金的使用率已经到80%到90%,达到预警水平。有些地方有钱,有些地方没有,每个城市有一个公积金中心,相互之间没关系,不能像银行体系那样去融通资金。

  额度吃紧的公积金,到底有多难?南京搜房网房产评论员尹霄飞呼吁,相关部门不妨晒一晒账本。

  尹霄飞:账目最好要公开,晒一晒,用途透明化,账本透明化,公平公正公开,这是大的原则。

  那么,如何给公积金贷款加点码?刘洪玉表示:

  刘洪玉:大家往里面放多少水,就养多大鱼。建设部年前一个文件。要探索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这样话,也就是说,把贷款资产通过资产市场变现,拿卖来的钱再发新的贷款。这个能够增加放贷能力。

  对于公积金管理部门来说,一边是政策放松带来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边是多地公积金账户囊中羞涩,余额告急。供不应求的矛盾如何解决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对于楼市来说,政策扶持能给市场带来多大的刺激空间似乎还有待观察。而对于那些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来说,恐怕还是希望政策暖风继续吹,希望公积金能发挥更大的保驾护航作用。(记者栾红)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