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资本外流导致央行“钱紧”

2015年02月17日 08:16    来源: 金融投资报    

  金岩石

  对于偌大一个中国央行而言,付压岁钱这种现金需求微乎其微,何至于为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我看来,还是资本外流导致央行“钱紧”的说法更靠谱。

  央行降息后不久又突然降准,面对媒体的质疑,央行发言人轻描淡写地回答说:一是关注民生需求,老百姓春节前要提现金付“压岁钱”;二是国际收支异动,近期资本外流较多所以银行体系需要补充流动性。

  第一个原因看似合理,其实不然。中国许多家庭还保留着春节前付压岁钱的传统习惯,广东等地更是不分亲疏,春节期间见面就要发“利是”。但对于偌大一个中国央行而言,这种现金需求微乎其微,何至于为此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我看来,还是资本外流导致央行“钱紧”的说法更靠谱。人民币连续贬值的事实证明了国际收支的异常,而且就在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不久,1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进出口尤其是进口大幅度下降,这也是央行“钱紧”而被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旁证;第二是国有企业总负债高达66多万亿元,而2014年国有企业全年利润增长仅3.4%,尚不足以支付其贷款利息,这是第二个年关“钱紧”的大户;第三是地方政府债台高筑,还有些三、四线城市的“败家子”已经在靠高利贷周转。年关债主敲门,甚至开始诉诸法律向政府讨债,民营企业过去不敢“告官”,许多隐形债务藏在“面子”后面。如今依法治国了,“民告官”的选择既合情理又合法,所以地方政府是第三个年关“钱紧”的大户。从央行到国企,再到地方政府,这三个年关“钱紧”的大户都求助于银行提供现金流动性。如果说,央行降息是给实体经济“输血”,央行降准则是给自己“救命”。央行释放流动性的目的是“输血+救命”,超额货币就像心脏病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一样,可立竿见影。但作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之一,股市喜欢“输血”却未必喜欢“救命”!所以就在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日,股市高开低走,以下跌收盘,为下一步宏观经济调控投下了阴影。

  宏观经济调控最具挑战性的时刻来了,如何才能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在我看来,最稳妥的选择还是货币政策,切不可一时冲动,再次落入财政性扩张的陷阱。货币政策调控要双管齐下,其一是针对正在形成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央行应顺势而为,通过制度性改革驱动离岸人民币的市场化,引领人民币汇率下降“软着陆”;其二是在本土市场上加快降息的速度和频率,注入充足的流动性,让股票市场的繁荣引领经济增长速度“软着陆”。这两个“软着陆”的货币政策目标需要有两个繁荣的市场,其一是在股市中“火上浇油”,其二是在离岸人民币市场上顺水推舟。用超额货币助燃虚拟经济,驱动家庭财富的主流从房地产市场转向证券化市场。再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让超额货币在完成使命之后迅速流向离岸人民币市场,化虚为实才能化险为夷!

  超额货币先流入虚拟经济,再流入外围市场,似乎必然会加剧本土实体经济的下滑,但无需恐惧,由于中国经济的城市化已进入完成阶段,产业升级的方向已经确立,过剩产能已大部分蜕变为“僵尸经济”。民间创业率和创新经济正在快速提升,从而改变了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中国经济已能够承受6%左右的经济增长而不会引发社会动荡。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目标应该寿终正寝了,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也已达到一个临界点,难以再像以往那样直接驱动增长并创造就业。新时期,新常态,证券化+全球化,将来再加上农村产业化,这才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新三化”目标!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