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一位公募投资总监的心里话:牛市不寻常 投资多两难

2015年02月09日 09:11    来源: 中国基金报    

  在2014年11月底大盘股启动一波澎湃行情时,很多基金经理还陷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成长故事中不能自拔,而不少基金经理随后大举补仓金融股,却又遭遇了今年以来的大盘股大跌。即使2月4日央行宣布降准,股票市场也反应平淡,某不愿署名的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向中国基金报记者吐露心声:“牛市不寻常,投资多两难”。

  “在A股的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行情。”对于2014年11月降息触发的大盘股行情,他认为是接近国际市场的一次演绎,一方面,沪港通打通了国际资本进入A股的通道,另一方面,融资融券业务及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的应用,以及降息和宏观经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了股市上涨。

  “成交突破万亿元是一个标志。”他认为,这意味着A股市场趋于成熟,所容纳的资本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正在从量变转为质变,“我们看到,南北车合并后总资产超过千亿元,申万宏源整合之后总市值超过千亿元,安邦保险在A股上的资本运作超过千亿元,这说明各种各样的投资者正在向这个市场汇聚”,而与过去的几次大牛市不同的是,金融工具的应用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1·19暴跌之下也有产品实现盈利,这在以往的牛市中是不会出现的”。

  各种复杂因素交织,他认为2015年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两难,“本轮行情与实体经济基本没有关系,虽然股票市场处于强势状态,但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到行业发展、周期轮动,再到交易方式、操盘手法,都处于两难境地。对于基金管理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两难境地下的第三条出路。”

  以下为该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自述。

  货币政策两难

  虽然市场预期央行货币政策会继续宽松,但政策的发布时间、时点和量级是难以判断的,宽松货币政策本来是为了刺激实体经济发展,但市场的理性选择往往使资金流入股市,这违背了决策层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初衷,本次降准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明确表达了央行的目的。此外,互联网金融将金融产业链拉长,也降低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力,金融从业公司越多,越导致无风险收益率难以下降,如P2P网络借贷并未受到降准、降息的影响。

  相较A股和实体经济,人民币汇率问题尤为重要,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是基金经理投资的重要参考,但是2015年人民币趋势依然较难确定。市场普遍存在贬值预期,央行也调整了中间价,但坦率地说,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强势,而要保证出口又不得不保持轻微贬值,因此,2015的汇率改革如何进行,确实不好判断。而人民币问题又直接影响到CPI、PPI等经济数据,因此投资的参考数据也存在不确定性。

  另外,地方政府在2015年面临新的债务两难,一方面,地方债危机重重,依靠土地拍卖已经不能使其获取充足的资本,另一方面,老龄人口的增多加大了财政压力。在房价停止上涨、原有盈利模式被打破以后,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如何解决是个很大的难题。

  行业配置两难

  本次降准,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对金融、地产板块利好,但是政策又直指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这给基金的行业配置出了一个难题。如果按照常理,应该配置金融、地产,而按照央行意图配置,则又回到中小板和创业板投资。

  目前来看,只有“一带一路”的资金容量能与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相匹配。“一带一路”以高铁带动钢铁、基础建设、电力等产业链,可以消耗国内的存货和企业的坏账。这样似乎可以化解2008年以来4万亿元投资对应的人民币和资产,把风险转移出去。与“一带一路”存在相同效应的是军工行业,这两大主题板块都可以归于制造业。

  但是,代表大盘走势的沪深300指数中前四大行业分别为银行、券商、保险、房地产,占比近50%,可以说指数走势已经脱离制造业,但保持牛市格局要依靠这四大蓝筹板块,而解决实体经济问题则要依靠小微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这又是一个两难,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很难抉择。

  话说回来,突破万亿元的交易量下,改革的成本究竟由谁来承担呢?

  交易方式两难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对行情产生影响,股民通过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以往需要一个交易日才能调整完的行情,现在只需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以往需要演绎一周的行情,现在两天左右就差不多了。同时,近年来量化交易增多,对冲交易、套利交易大量应用于各个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使得市场个体的理性策略投资增加,个体的理性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因此行情的变化系数增大,进而影响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力及交易员的交易策略。

  衍生工具的使用使得股市投资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交易方式的改变在所难免,而如何改、怎样改,则难以选择。

  综上所述,2015年,做好基金管理真是不容易。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