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跑男》3天揽金超2亿 综艺节目再掀“电影圈钱热”

2015年02月06日 07:4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跑出一路高升的收视率后,近日《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电影版又以“三天破两亿”的掘金速度震惊了影院的经理们。

  实际上,由现象级综艺节目演化为电影,《跑男》并非首例。许多人还记得去年春节《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揽金7亿元的奇迹。《跑男》电影在这个时候出现,则让综艺节目“电影化”的圈钱模式热度更上一层楼。

  “这种大流量综艺节目衍生出来的项目或产品,比称之为电影更贴切。”易观国际分析师黄国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过,这一市场上的成功产品,从艺术角度而言却被舆论痛批,一些电影人士甚至担心其“扰乱市场”。

  “从产业结构讲,我们鼓励文化产业对IP(知识产权)的持续开发。”乐正传媒研发总监彭侃解释称,“只是在目前竞争激烈且观影群体尚未形成理性观影习惯的环境下,这类‘大电影’能火多久不得而知。”

  影片成绩远超预期

  自1月30日上映以来,《跑男》电影就“不负众望”地在票房上一路高歌猛进。上映首日票房达到7900万元后,又以2.28亿元的成绩拿下周冠军。

  “影院对影片有预期,但现在的成绩显然已经超预期。”西南地区某大型影院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其透露,上映一周来,《跑男》单日票房一直维持在该电影院单日票房的40%以上,“没想到情节与制作都如此简单、速成的电影,这么叫座,只能说观众愿意为笑声买单。”

  在北京,另外一家颇有名气的影院经理亦向记者透露,“《跑男》首周排片量在50%以上,周末上座率达到80%,周末日均千万票房不在话下。”

  抛开档期等外部因素不谈,《跑男》电影的票房成绩确实亮眼。这不仅让人想起去年春节期间疯狂揽金7亿元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也似乎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电影市场真正进入了 “现象级综艺节目改编电影”的时代。

  “这种大流量综艺节目衍生出来更是一种项目或产品,比称之为电影更贴切。”黄国峰告诉记者,其特点往往都是拍摄周期短、剧情简单。据了解,《跑男》拍摄周期仅几日。

  此类产品背后根本不缺乏 “金主”。“这些项目根本不缺投资方,反而是投资方争着抢着都不一定能进去。”黄国峰说。

  公开资料显示,《跑男》制作方除了浙江蓝巨星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还有万达影视与华谊兄弟,发行方则由万达影视、华谊兄弟以及五洲电影共同担任。

  “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彭侃告诉记者,现象级综艺节目已经积累出一定观影基础,再加之各大电视台的疯狂营销,市场自然可期。

  黄国峰亦表示,“《跑男》节目一共15期,相当于给这部电影做了15期超级预告,营销价值很大。”

  掘金IP产业链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国内综艺节目渐渐兴起,不管是自制还是引进模式,通过综艺节目多种途径变现的方式也会越来越成熟。

  实际上,在《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之前,就已经出现过一些尝试,只是效果并不理想。最鲜明的对比是2013年12月下旬上映的 《中国好声音》电影版《为你转身》。

  公开资料显示,该电影电影版《为你转身》2013年10月10日正式开机,上映日期在12月的圣诞档,整个拍摄制作周期仅有两个多月,实际拍摄仅为二十多天。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在票房上遭遇了惨败,首日票房仅100万元,首周3天实现票房约200万元。

  “一是题材原因,歌舞类节目故事性弱,相对小众;二是推出时机。”彭侃总结说,“《为你转身》出来时,‘好声音’热度已退,没有人再关注这些歌手。相比之下,《跑男》几乎实现了‘无缝对接’。”

  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北大陈少峰亦对记者表示,对于该类影片而言,“趁热打铁”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品牌内在的延续性。”

  不过,《中国好声音》电影“快餐式”的拍法,在当时也引起电影界人士的争议。如今,《跑男》电影也承受同样的舆论压力。一些观点甚至认为,投资方或影院一味圈钱不注重电影质量,也将“扰乱市场。”

  “从艺术角度看,或许此类影片在制作等方面并不合格,”彭侃表示,“但如果从市场角度出发,这已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在他看来,目前国内观影群体更热衷于追热点,综艺节目改变而来的电影有如此火爆的市场,在国际上也是鲜有的,这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媒体产品。

  从产业结构来讲,开发IP价值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所鼓励的方向。“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不断开发其IP。”陈少峰分析称,“正在上映的动画片《熊出没》也同样是这个道理,通过不断积累、沉淀品牌后,开发其IP产业链。”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