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圈的变革:公奔私or私奔公?

2015年02月03日 08:00    来源: 上海金融报    

  “2015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基金经理荒!”面对2014年底大量基金经理“公奔私”,市场声音日渐高涨。记者调查后发现,虽然2014年有不少基金公司出现人才流失,但也有不少“另类”基金公司涌现,这些都与公募基金新机制的推出紧密相关。

  股权改革的中欧样本

  在这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中欧基金。去年开始,中欧基金在国内首推股权改革,采用雇员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其中员工持股占20%。投资团队采用事业部制,选择最优秀的基金经理(长期投资业绩前10%)作为团队负责人,各团队之间独立运作,团队奖金直接与业绩相关,独立透明核算。要求核心团队奖金转投基金,与客户利益绑定,且鼓励员工跟投,目前中欧基金的自投比例高达0.55%。在组织架构上,中欧基金摒弃了层级负责的金字塔结构,采用员工-团队负责人-管理层的扁平化组织结构,让权责更加明确,沟通更加有效。

  2014年4月,中欧基金完成第一轮股权改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截至今年初,中欧根据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特征设立7个风格迥异的投资策略团队。截至2014年四季度末,中欧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规模升至254亿元,而2013年同期仅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2倍。在非公募领域,不少基金圈内人士向记者直言,中欧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专户规模做起来了。以常务副总陆文俊为首的专户绝对收益团队,自2014年以来陆续发行专户产品,陆文俊亲自掌管两只。2015年1月上旬,陆文俊掌管的首只业绩产品成立满一年,实现了超过50%的收益,赢得了代销渠道的认可,其第二只产品成立时规模直线蹿升至17亿元左右。而通常情况下,单只基金专户一对多产品的销售规模不超过2亿元,且业内平均水平在1亿元左右。

  前海开源的成功逆袭

  一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也凭借股权激励、事业部制和创新的考核机制实现逆袭。前海开源基金就是其中一例。

  作为一家2013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公司,前海开源现有团队的核心投研人员不少都是业内的老面孔,如原中信高级投资经理李东骞、陈晓晨;原长盛基金基金经理刘静、资深基金经理丁骏;原中邮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徐立平等。近期,前海开源还从南方基金挖来前监察稽核部执行总监傅成斌、交易管理部副总监兼中央交易室主管王厚琼,分别担任前海开源基金督察长和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主席。在最新的名单中,原益民基金投资总监、基金经理侯燕琳已加盟前海开源,执管专户团队。

  据了解,前海开源基金公司投研团队达30余人,其中基金经理近20人。除去对管理层和投研核心团队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在体制上,推行事业部管理体制,在公司内部营造“合伙人”文化,公司对基金经理业绩实行两个“532”考核机制,兼顾长期收益和绝对收益。

  “有别于另一种按照资产类别划分事业部模式的基金公司,我们的事业部是按照成员划分,即一个基金经理对应一个事业部。未来计划是,一个事业部下包括主管事业部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助理以及研究员等成员。例如,现任公司执行投资总监徐立平,有着多年的TMT、动态蓝筹、消费、成长股投资研究背景和经验,其管理的事业部将重点围绕上述优势行业布局。研究、渠道等部门仍处于同一平台之下,公司有独立的研究部,共有10余名研究员,负责给各个投资事业部提供所有的研究支持。”前海开源相关人士介绍。

  据了解,目前不少实现事业部制改革的基金公司,相应的部门都还没有进行独立核算。该人士进一步指出:“目前,单只基金管理规模较小,无法覆盖事业部员工工资以及渠道等各方面成本,公司的成本收益还是统一核算。而子公司和专户事业部稍有不同,会在18个月的培育期后先行一步实施自负盈亏的模式。”

  此外,和同批甚至更早成立的基金公司相比,前海开源在公募基金产品的投入上更加积极,其发行的产品似乎更具特色。目前公司已有7只产品问世,公募基金规模约为25.33亿元;专户产品数量为21只,规模为128.58亿元;子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共有19只,规模约为42.17亿元。而在2013年底,前海开源公募仅有1只混合型基金,资产规模只有1.286亿元,这也意味着其公募资产规模在2014年增长了近18.7倍。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