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老马讨薪记:回家过年,我们的工资去哪儿了?

2015年02月02日 13:14    来源: 新华网    

 

  1月8日,在山西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西贾村,讨薪的农民工聚集在一起烤火取暖。身后,就是他们辛苦了3个多月的建筑工地。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新华网杭州2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魏董华)“我只想要回我们的工资,然后回家过年。”老马一根烟接一根烟地抽着,满面愁容。工资从2014年欠到2015年,眼看快过年了,还没有着落。“下面的工人每天到我家门口来要钱。”最后,老马只能跟被欠薪的工人代表一起到位于杭州的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公司”)讨个说法。

  总有那么一群人,在年底欠薪高发时段,苦苦追问早该到他们手上的工资去哪儿了。

  在昆仑公司位于杭州总部附近招待所房间里,记者见到了一脸憔悴的老马。他已经在这里住了5天,不知道接下去还要住多久。在这间弥漫着呛鼻烟味的房间里,老马向记者细细讲述艰难的讨薪路。

  老马和老邵都是河南周口人,2000年前后从老家出来认识了搞工程的杨顺。因为杨顺路子广,老马常通过他的介绍揽到工程。2013年初,杨顺作为公司下属鳌江蓝田地块项目经理将老马推荐给建筑单位,让他承担温州平阳某小区的地下室防水工程一标段和二标段的工作。

  “因为认识很多年,都是朋友关系,当时就只是与对方签了简单的书面协议。”老马说,2013年4月份工程开始,进行到2014年9月,因为建筑单位没有按照进度支付材料款,协商中途退出,退出时签了临时协议。

  记者看到这份书写潦草、并不规范的临时协议:双方协商2014年11月至12月,共支付两次,将欠款全部付清,结算中排除支款(预付了8万元材料费)。双方签了字盖了章。

  “二标段欠了52万元,一标段欠了40多万元。两个标段分属不同的建筑单位。”从温州到杭州再到上海,老马就追着这两个标段的建筑单位负责人夏总和袁总。“快过年了一分钱都没拿到。”

  老马跟工人们说,要等到工程款到账才可以结算工资,现在只能每个月发一些生活费,保证大家的基本生活。而老马告诉记者,“这些生活费也都是我自己掏腰包垫付的。”

  就这样,工人们每个月领取几百块生活费,就盼着工程结束,一次性领回他们该有的工资。然而半年时间过去,除了一开始的预付款,老马一分钱都没有从建筑单位拿到。时值年底,为了工资,工人们都着急了,频频去老马家堵门。

  而老马只能天天打电话,拉横幅……这些人一会说在上海,一会说在杭州,今天关机明天关机……老马说,光要账自己就已经花了一万多元。

  记者致电一标段建筑商老夏,他承认开发商昆仑公司按照合同已经支付40%的进度款,但他仍旧表示没钱,“钱都投资到工程里去了。”他承诺工人人工费6万元年前一定会付,但是材料费开发商不给,他们也不给。“有的工人工资被欠了一年多,你们才欠半年。”电话那头夏总说。老马认为,当时已经说好包工包料,不存在人工费和材料费分开的说法。

  针对欠薪的问题,记者致电昆仑公司温州平阳鳌江该项目的负责人杨顺,截至记者发稿时电话一直未能接通。昆仑公司方面表示,在温州的项目由那边的项目部负责,他们并不知情。

  浙江省楷立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炜表示,欠薪的工人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确定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一旦确定了,即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温州平阳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负责昆仑公司该项目的经办人陈汉雨表示,他们已经受理了该项目当中的欠薪投诉,正在按照程序处理,经过协商已经支付了一大部分拖欠的工人工资,剩下的工资公司承诺在2月初会结算清楚。但目前,老马仍未得到任何拖欠的工资,甚至没有机会跟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直接沟通。

  同时,陈汉雨建议,遇到欠薪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工程量清单、班组证明等。如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应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或所在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窗口投诉。

老雒讨薪记:1500元工钱奈何跑七回

 

  部分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东方威尼斯二期工程打工未拿到工程款的农民工(1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8岁的雒焕磊,家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平堡乡蒋滩村。去年来兰州打工半个月,老板至今还拖欠自己约1500元工钱。眼看要过年,为了讨回这点辛苦钱,老雒从老家往兰州跑了七回。

  2014年5月,雒焕磊在包工头赵某的介绍下,和其他两位村民来到兰州新区二十一冶项目工地上干活,起初赵某承诺每天给自己140元工资,还管吃管住,没料活干到一半,自己只领到少部分钱,剩下的工钱赵老板竟不认账。

  老雒告诉记者,他从去年7月份开始讨薪。先是去了白银市政府,对方说自己是在兰州干的活,应该去找兰州市反映问题;1月28日,老雒又来到兰州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和甘肃省委门前,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欠薪的事应该去兰州新区解决。>>>详细

  170多名四川籍农民工在宁夏的讨薪囧途:发工钱为何像“挤牙膏”?

漫画:“挤”付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我们已经等了快3个月了,我母亲还在住院,老家还有两户乡亲委托我帮他们要钱,真的快坚持不住了!”今年48岁的农民工杨长伟哽咽着对记者说。这位外表刚强的四川汉子一提起他们的讨薪过程就红了眼圈。

  2014年3月,170多名四川籍农民工进入由宁夏蓝天地产公司开发、安徽三建公司承建的银川鼎辉时代城二期项目工地干活。“承建商承诺在11月初停工后结清我们当年的工钱,但是停工后,他们却以种种理由不支付!”杨长伟告诉记者,从那时起,他们就踏上了上访讨薪路。>>>详细

  洞庭湖区农民工讨薪记:那是我们一刀一刀辛苦砍出来的工钱

龙文军刚满15岁,这是他第一次出来打工,他想赚些学费去读技校。

  洞庭湖区是我国最大的芦苇产区,每年冬季,来自湘西、贵州、四川等地的农民工像候鸟般涌入洞庭芦苇荡,成为洞庭湖洲上的芦苇收割工。来自湘西凤凰县腊尔山大教村的苗族汉子龙成男,今年45岁,小学文化的他早在6年前就开始在洞庭湖区承包芦苇收割业务,每年他都要从家乡带三四十男女老少来南洞庭湖砍芦苇荡,风餐露宿地挣一份辛苦钱,对这些大山里的乡民来说,这是家庭难得的一笔最大的收入。

  龙成男告诉我说,2013年冬,他带着30多个老乡来到沅江市南洞庭湖区,为一位姓刘的老板收割芦苇,忙碌了两个多月,准备结账回家过年的乡亲们却只是拿到一张白纸欠条,这是他在洞庭湖收割芦苇第一次遭遇欠薪。那一次讨薪,他经过无数次地“追随”和“紧跟”老板,反复交涉,才勉强拿到了大部分工钱。当时,刘老板承诺剩余欠款以汇款的形式支付,还郑重地留给龙成男一张两万多元的“欠条”,回到湘西老家的龙成男只好拿出自己的两万多元积蓄垫付给老乡。“反正第二年还要过去砍芦苇,我也不想为了这两万块钱跟老板翻脸”,龙成男当时朴实地这么想。那一年里,龙成男多次电话联系那个老板,老板还款的承诺一次次地食言,最后连老板的手机都无法打通了。>>>详细

  新华时评:如何跳出“年年欠薪年年讨”的怪圈?

  对于当前各地频发的欠薪事件,各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依法依规对欠薪企业采取措施,涉嫌犯罪人员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对恶意欠薪企业,要敢于曝光,让失信者无处容身;对讨薪问题不理不问或拖拉应对的部门,要启动问责机制,并与干部考核评价挂钩。

  跳出“年年欠薪年年讨”的怪圈,重在建立长效机制。每逢岁末年初,各地各部门发文件、搞行动,集中处理欠薪问题,有些监管部门总是抱着“熬过这段就好了”的心态。可见,对于帮助农民工讨薪,一些衙门老爷仍停留在疲于应付的阶段,缺乏从根子上解决的制度安排。

  我们希望,2015年,每个老实做工、踏实干活的人都不用再担心拿不到工钱。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也需要长效机制的构建,更需要法治力量的彰显,最需要的是一颗真正关心农民工群体冷暖的心。>>>详细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