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沪港通望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生活方式”

2015年01月21日 0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朱宝琛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透露,沪港交易所就如何优化沪港通机制进行了专门讨论,双方都提出了很多设想

  沪港通开通已经两月有余,谈及这座连接内地与香港股市的桥梁,在日前举行的“2015亚洲金融论坛”上,包括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内的多位业内“重量级”人物予以高度评价。

  肖钢给出的评价是“总体运行非常好”,但依然缺乏经验,未来要继续完善、扩大这一机制。

  鉴于此,肖钢表示,下一步要根据试点运行的情况,不断优化沪港通的机制,充分发挥好沪港通的桥梁纽带作用。

  梁振英称,沪港通进一步提升了内地在资本项下可兑换进程的向前推进,而且也能够更好地助力于中国内地经济良性发展。同时,它能够直接建立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之间股票交易和结算的实时联系。

  黄红元给出的评价是“交易平稳有序,总体上符合预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积极评价。可以说,沪港通已成功架起了两地市场互联互通的桥梁。”

  对此,他予以进一步解释:首先是港股通交易规模稳步放大。虽然北向交易量和南向交易量相比总体上是6:1,北上多一点,但是元旦前南北交易比是8:1,元旦后变为了3:1,港股通日均从7.3亿元成交上升到13.4亿元人民币,升幅达到了82%。其次是南下资金逐步放大。元旦前,日均资金流入约为3.7亿元,但是元旦后,日均资金流入达到7.6亿元,增长了一倍。第三是港股通投资者开户数量持续上升。

  沪港通运行两个月来,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两地投资者对相关的机制还不是很熟悉。而这也是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未来两地交易所还要继续联手进一步研究沪港通机制怎样完善、怎样扩大。”肖钢称,沪港通很有潜力,但进一步优化的前提是投资者对对方市场规则要理解而且要熟悉。

  陈家强指出,内地机构投资者投资沪港通、港股通的规则章程上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会一步一步解决完善。

  “一个月前,沪港两所就如何优化沪港通机制进行了专门讨论,双方都提出了很多设想,在现有框架下就有很多举措近期就可以推进。”黄红元透露,这些举措主要包括推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对于内地机构,首先是尽快落实公募基金参与港股通。其次,要推动基金公司研发以沪港通为标的ETF产品。

  此外 ,研究港股通下建立融资融券制度的方案,“沪港通管理办法对融资融券是留有口子的,一旦我们完成了规则修订并建立好业务流程,港股的融资融券很快就能开出来,港股通的交易也会更加活跃。”

  “其实,沪港通可能就像京沪高铁一样,从刚开通的时候车厢里经常空空荡荡到现在高峰期竟然会一票难求。”黄红元说,“所以,坚信沪港通会像京沪高铁一样,以高效、便捷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流,直至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沪港通通车之后,深港通何时能够推出备受大家的关注。对此,李小加表示,深港通的推出会以和沪港通的规则尽量一致,不会有很大区别,而ETF、债券等都会在沪港通、深港通之后作为升级内容考虑推出。

  “深港通的开通不会影响沪港通本身的现有存量,只会将市场越做越大。”李小加表示,深圳市场的股票不包括在沪港通里面,如果深港通推出,有新的北上的资金流入深港通,而南下资金的增量不会特别大,可能深交所有一定措施吸引广东的资金南下。

  他同时表示,沪港通产生以后,对于香港市场带来一定变化,而一级市场未来也能够有参与的可能。

  “沪港通和深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两条腿,沪港通出去以后,深港通会紧随其后。”李小加称。

  陈家强表示,今年年内深港通开通的技术问题有望解决,会复制沪港通机制,期望今年年内深港通开通。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