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追问GDP增速放缓后的三大民生关切

2015年01月20日 16:34    来源: 新华网     何欣荣 王淑娟

  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新低。

  随着中国经济向新常态过渡,“以GDP论英雄”的观念早已被打破。但“告别GDP崇拜”,不等于“放弃GDP”。在GDP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的情况下,与GDP挂钩的财政收入与公共支出、居民就业和收入增长,这三大民生指标被百姓密切关注。

  财政:民生保障不减 压缩行政经费和建设开支

  2014年前11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3%。全年增速预计在9%以下,自1991年以来重回个位数时代。近年来,我国GDP增速下滑了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速却下滑了10个百分点,呈现加速度的状态。

  财政收入增速的锐减,令很多人感到担心:财政收入减缓了,民生支出会不会缩水?

  对此,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表示:财政部门要克服速度情结,防止“竭泽而渔”。“绝不能在经济放缓的时候,收过头税、乱收费,增加企业负担。”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财政收入不但和GDP挂钩,也和资产价格密切相关。如果今年房地产市场得以企稳、资本市场向好,预计财政收入增速将继续高于GDP增速。至于税收,政府的增税行为将得到越来越强的约束。”

  在公共支出方面,民生保障的力度预计也不会减弱,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如上海浦东新区在地方“两会”上,取消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但对于养老、教育和旧小区改造等民生支出都设置了明确的数字指标。

  “在收入减缓的情况下,确保民生支出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压缩政府行政经费,这在过去一年有了明显进步。二是减少建设开支。原来政府对很多建设项目都是大包大揽,未来在公共工程中,将更多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化机制,减轻财政负担。”胡怡建认为。

  就业:总体应无恙 局部性的“痛点”需防范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减速,新增就业却屡创新高。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322万人,超过年初制定的1000万人目标。

  对于今年的就业工作,记者日前调研发现,总体情况平稳,部分企业喊“缺人”。江苏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姚忠表示,缺工是区内企业普遍面临的现状。根据近期调查,平均缺工率达到20%-30%。

  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在持续体现。蓝领招聘网站百姓网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期招聘需求增长9%,求职人员下降5%,尤其以餐饮、快递用工荒表现最为明显。

  不过,在经济趋向“新常态”的过程中,部分产业深度调整,带来了局部性的就业“痛点”。比如产能过剩行业,洗牌程度预计会继续加剧。以钢铁业为例,2014年山西海鑫钢铁破产重整,近万名员工被“无期限放假”。今年随着钢铁资金链进一步收紧,以及新环保法实施带来的成本压力,钢厂“出问题”的概念可能进一步提高。

  “原来淘汰落后产能是政府主导,现在是市场主导。原来是淘汰一两个项目,现在是淘汰不过关的企业。对于这种优胜劣汰的剧烈性,各方要有充分预期,政府要做好安置分流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说。

  收入:实际增速放缓 期待改革加速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扣除物价实际增长8%,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9.2%。

  从统计数据看,2014年的居民收入有两大特点:一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已经缩小到3倍以内。二是整体收入增速不断放缓。2013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比去年快了0.1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增长放缓已经出现了某些苗头,”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欧高敦表示。某玻璃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企业的工人平均工资在3000元/月左右。受房地产市场影响,2014年员工的工资基本未动,但在2014年之前,每年要调整两次。

  解决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的问题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内产业升级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未来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体系。”耐世特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柳涛认为。

  解决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也要加快包括薪酬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蓝皮书指出,旨在提高普通居民收入的改革还要加快。“比如,我国应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开放资本账户,提高居民的储蓄回报率。”专家认为。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