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信证券大股东“精准”减持引质疑

2015年01月19日 07:27    来源: 扬子晚报    

  证监会前日通报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检查情况,中信证券等12家券商因违规被点名。然而就在利空发布当晚,中信证券的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中信公司1月13日至16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3.48亿股。有媒体计算,其减持套现金额已超百亿元,并对中国中信如此精准的“踩点”减持行为提出质疑。前天,中信证券并未回应,但多位券商业人士表示,大股东在减持前要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很难将此次“精准减持”与内幕交易联系在一起。

  中信证券大股东连续四天大规模减持

  中信证券公告称,1月16日,公司收到第一大股东中信有限《关于减持中信证券股份的通知》,提及1月13日至1月16日,中信有限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34813174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6%。其中,1月13日减持45316737股,1月14日减持43488908股,1月15日减持208327400股,1月16日减持50998700股。上述减持完成后,中信有限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变更为1888758875股,持股比例由20.30%降至17.14%,仍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

  中信证券强调,上述权益变动不会导致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亦不涉及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收购报告书摘要、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等后续事项。

  上周五,证监会又公布了45家券商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果,其中中信证券被点名处罚。为此,有媒体质疑,中信证券作为被处罚方,有条件比市场提前获知被处罚的信息,其大股东在公司两融业务被罚消息公布前抛售股票的做法,可能涉嫌内幕交易。

  大股东“精准减持”是否涉及内幕交易?

  对此,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刘义和徐飞撰文指出,“本周五,证监会通报券商融资类业务检查情况,其中中信证券由于存在违规为到期合约展期问题,被暂停新开两融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因此,有传言大股东及公司已知晓处罚结果,进而临时减持,属于违规行为。我们认为,这种传言不符合逻辑,大股东在减持之前,需履行一系列内部审批程序,而减持行为也分布在四个交易日,由此可推断不是临时决定减持。”

  去年下半年以来,券商股涨幅巨大,除有小非不断减持外,国元、山西、国海、太平洋的大股东都有减持行为。因而,中信大股东本次减持也属正常,只是由于其行业地位,才为市场所关注。

  大股东为何突然连续减持?

  西南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股东减持并无证据违规。

  早在2014年12月10日,证监会指定媒体便报道:“证监会派检查组查券商两融业务,变例行检查为专项检查。根据相关检查结果,部分券商很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而12月份,国海证券、国元证券、东北证券等多个券商遭遇限售股解禁后的原始股股东大量减持,凸显产业资本对当时券商股估值水平的不认可,而11月份则有华泰证券、国海证券、招商证券也遭遇同样的命运。

  换而言之,产业资本对券商股的大规模减持,并非突如其来,反而具有持续性。中信公司作出的减持,同样也可看作是对过高估值的否定。 据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