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复牌多跌 创业板“逢收购必涨”失灵

2015年01月15日 07:4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12月初至今,A股市场共有7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告复牌,其中大多数是公布收购预案而恢复交易,但是其中有52家复牌后股价走跌。

  这对于之前的创业板公司来说几乎不可想象。有市场人士指出,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创业板公司的市场估值面临下调,短期内“复牌后下跌”已经成为中小盘股票的基本惯例,而这也预示着过去创业板“逢收购必涨”、“公司有动作必涨”等粗暴逻辑告一段落。

  宏源证券并购部总经理洪涛认为,2015年并购市场会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市场和公司在看待并购的问题上毫无疑问会发生一些变化,短期来看经历所谓“阵痛”是必须的,这更有利于并购市场中长期的健康发展。

  “利好”变“利空”

  以创业板企业为主的中小盘上市公司已经经历了两年的相对强势,并购成为推高企业估值的有效催化剂。

  2013年可谓是创业板企业并购案例大爆发的元年,以影视、手游、医疗为主导的并购受到了市场的广泛热捧,据不完全统计,在公布交易预案之后,此类股票平均涨幅超过60%,个别甚至达到200%。“逢并购复牌后必涨”已经成为市场公认的逻辑。

  这样的逻辑转换在2014年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是不是真的有并购已经不再重要,哪怕有预期,也是可以的。鲜明的例子就是“PE+上市公司”的公告,也可以成为公司股价的催化剂,精伦电子、京新药业、赞宇科技等公司在和机构成立并购基金后,股价均有十分可观的涨幅。

  但是,随着去年四季度市场风格转换,这一之前在市场中几乎成为“常识”的逻辑,开始出现质变。去年12月至今,共有70家创业板企业复牌,从数量来看,说明创业板公司的并购动作依然十分活跃。但是,复牌后的股价表现却与三季度和上半年有十分明显的差距,有超过50家企业在复牌后股价出现下跌,其中有不少公司复牌当日股价以跌停板收盘。即使是上涨的企业,若剔除掉被变相借壳的万福生科,此类公司股价涨幅也多数在10%以下。而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因为收购复牌后的创业板企业,多数在复牌后一个月内股价会上涨30%左右,个别题材特别受宠的,如明家科技等,股价甚至有可能在短期内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因公布收购引发股价大跌的不仅仅局限在创业板,个别二线蓝筹也受到这一魔咒困扰。东华软件在收购至高通信后,复牌首个交易日股价大涨,但随后股价迅速走低;美的集团在小米入股后,复牌首个交易日同样高开低走。

  有市场人士表示,近期行情的风格转换,带来的不仅是蓝筹股的估值修复,也有对之前市场一些不合理逻辑的修正。“并购事件短期能刺激股价大幅上涨,本身就是内地独有的一道风景。很多上市公司深谙此潜规则,对于市场的良性发展并没有益处。近期二级市场表现已经表明这一简单粗暴的逻辑可能不再适用。”

  市场看并购趋理性

  对于当前市场这一风格转变,宏源证券并购部总经理洪涛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市场正处于对中小盘公司估值下调的周期之中,而中小盘个股对于并购的需求又最为活跃,受估值下调的影响相对更大一些。“不能说因为这些企业并购,所以市场就对其不认可。但是,必须承认,这其中并不是每个并购都是好的案例,在之前的所谓并购盛宴之中有大量的问题存在。”

  洪涛表示,并购短期内能刺激股价上涨,从国际市场来看不符合惯例。“若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是上市公司,那么国际市场的惯例应当是被收购方股价上涨,收购方股价下跌。因为收购方为了取得对方的控股权,必须要付出额外的控股溢价,这对于自己的估值短期看是要被摊薄的。”

  他指出,内地一二级市场过高的价差,使得并购成为一个很好的套利手段。“目前A股市场上多数企业都是只并购不整合,用一级市场的估值去换二级市场的估值。这样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股价上不去,但是市盈率会下来;二是市盈率保持不变,但是股价就会上去。可以说,一二级市场的价差过高,是企业并购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购之于A股市场尚属于起步阶段,过去市场只是把并购当成一个概念来看,造就了一批所谓的并购概念股。在未来推进注册制和金融市场更加开放的预期下,一些估值弹性较大的领域,如手游、影视,估值确实可能面临下调。总体来看,2015年,并购市场的基调和情绪也会更加理性些。”他说。

  今年并购市场仍然景气

  尽管市场对并购不再一致看多,但多数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的转型仍然在继续,尤其是中小上市企业的发展依然高度依赖于股市,因此2015年的并购市场不会降温。“今年市场并购总量肯定还会创下历史新高,且质量会有很大提高。”

  洪涛指出,“过去很多并购其实是为了给减持做准备。一些上市公司深谙其道,已经将并购作为一种市值管理的手段。这些行为并不利于市场的发展。市场对于一些真正进行整合的能够发挥协同效应的并购,还是欢迎的。高质量的并购将接受市场的检验,进而引导市场去判断哪些企业的并购更有价值。从中长期来看,并购题材如果做得好,在A股市场仍然会有非常好的未来。”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市道下,纯粹造概念的并购将继续受到冷落,但只要一二级市场估值巨大的现状存在,这种套利的行为便很难杜绝。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