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牌照发放在即 个人征信蓝海即将开启

2015年01月14日 07:26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央行在官网发布通知,要求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征信的放开是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必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个人征信市场也将迎来很大的市场空间。

  上海维氏盾企业征信有限公司创始人潘凌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整个中国的征信市场规模在10亿~20亿元,随着个人征信的加入,未来5年征信市场的规模可能到百亿以上。

  同时,也有观点预测,一旦发展成熟,我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未来可达千亿元规模。

  市场潜力巨大

  2003年,国务院赋予央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批准设立征信管理局;2004年,央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5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此前,央行的征信体系是很多金融机构征信信息的重要来源,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个人征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的央行征信体系,只对银行和一些小贷等机构开放,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都没办法享受到。”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表示,个人征信市场的逐步放开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个人征信市场的空间也吸引了众多机构的进入。

  方正证券此前表示,个人征信市场成长空间已经打开,参考美国个人征信市场达600亿元,考虑到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未来发展成熟之后个人征信市场空间很可能达1000亿元规模。另外,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此前也认为,基于巨大的人口规模,我国个人信用报告市场应有1030亿元的空间。

  潘凌佶对记者表示,个人征信市场有非常大的空间。以美国为例,做个人征信和做企业征信都有专门的上市公司,三大个人征信公司中有两家上市公司,最大的一家2013年收入达到80亿美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美国征信领域形成了以Experian(益百利)、Transunion(全联)及Equifax(艾克飞)为主的三大征信服务公司,每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潘凌佶表示,2015年很有可能是个人征信发展元年,目前中国征信市场规模在10亿~20亿元,随着个人征信的加入,未来5年征信市场的规模可能达到百亿以上。

  而央行此前发布的 《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则显示,2013年中国征信市场上共有征信机构150多家,整体规模在20亿元。

  潘凌佶认为,征信市场是在不断发展的,征信市场发展主要要有数据的产生和数据的应用。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会有更多的公司、人才进入。

  关键在于是否有核心数据源

  据了解,数据问题是做征信绕不开的关键一环。此前,有业内人士表示,拥有海量数据的公司,比如阿里、腾讯等企业在做征信业务时拥有先天优势。

  而此次央行“点名”的几家公司中,依托阿里和腾讯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均在其中,此外,还有依托于平安集团和拉卡拉集团的前海征信和拉卡拉信用管理公司,这几家公司都被业内认为本来就有很好的数据基础,而其他诸如鹏元征信和中诚信征信等公司,已在征信行业有了一定的经验。

  信达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征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能够整合各个渠道的信用数据,是否具备自有的核心数据源,其中基础数据库较全的征信机构有望获得美国三大征信局一样的市场垄断地位,可以对应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及反欺诈、商业决策等增值服务,而其他征信机构只能从其购买数据,然后在细分领域提供服务。

  不过,投之家CEO黄诗樵对记者表示,个人征信并不好做,如果掌握流量入口,手上有很多的用户,肯定会有一定的优势,但这块的数据并不能直接使用,关键还要看你怎么去分析。很多时候社交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反映这些情况,可能会存在一些变动的因素。

  也有机构认为,目前,国内优质的信用数据如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数据是直接接入央行征信中心的金融基础数据库中,其余机构很难获得,这是国内征信机构最难的地方。另外,移动通信协议用户的缴费记录、公用事业费的缴费记录、法院经济纠纷判决记录、交通违法处罚记录等公共部门的数据也较难整合。

  个人隐私保护成焦点

  在个人信息采集过程中,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尤其引人关注。

  潘凌佶认为,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有相应的法律支撑,如果涉及个人隐私的,企业应该都会严守底线,不会去触碰。

  腾讯征信相关负责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征信业管理条例》等,已对征信机构业务开展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和完善、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技术等将是征信业务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此外,央行此次发牌的重要意义之一便是规范征信市场,这会对市场中无资质的数据提供方起到约束作用,使其更加注重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和监管要求。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