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汽车企业:发力车载物联网逆袭成“主角”

2015年01月13日 07:49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智能汽车是本届CES的一大亮点,这似乎在大会召开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然而,只有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亲眼看到这些“五花八门的汽车”时,才真正理解到,为啥业内都在感慨——CES之后,再无车展。

  就此次展会各大主流汽车制造商、系统提供商等的新举动来看,或许暗示我们,未来人类跟汽车的关系将不再局限于道路这个实在的“网络”,虚拟的互联“网络”也将成为人车交互的新节点,人与车的关系将被重塑,道路上的车将不再是一辆单纯的车了。

  软件商跨界为整车供“大脑”

  本届CES上,在智能手机亮点“乏善可陈”的同时,汽车企业则可谓是蛮拼的!车企在展会上发布了大量基于车联网的新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主场馆北侧一展馆,集中了奔驰、奥迪、福特、丰田、大众等汽车厂商的汽车智能化布局成果。车联网也因此成为本届CES的最大看点之一。

  虽然车联网概念已在过去几年中,被运营商、解决方案公司、汽车厂商反复宣传和提及,但随着4GLTE通讯技术的娴熟,高速率、低带宽、低延迟等优势成为车联网持续升温、最终爆发的催化剂。

  对于汽车生产企业在此次展会企业所带来的新技术,有业内观点指出,车联网发展已迎来新拐点,从以导航和车载娱乐系统为主的 “车联网1.0”,向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效率的“车联网2.0”迈进,同时还带来了信息通信业、汽车制造业以及交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就技术层面的突破来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的LTE和专用短程通信(DSRC)网络接入技术,终于实现车、路、人、云联网(V2X联网),并融入在线实时控制、网络人工智能和先进的避碰撞安全技术。而协同发展模式的形成则一定程度助推了企业新技术的发展。目前,这个新领域内呈现汽车厂商、IT公司、交通管理机构等主体间开放协同的趋势。

  例如,在本届CES期间,通用雪佛兰召开了主题为 “4GLTE时代的OnStar”的OnStar系统发布会。被雪佛兰汽车高级副总裁AlanBatey邀请上台对话的唯一嘉宾,则是为OnStar提供4GLTE网络服务的AT&T(美国最大运营商之一)Mobilit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lphdelaVega。

  多位IT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把汽车电子业务看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IT企业在汽车行业扮演的角色绝不仅是车载电子设备提供商,而是提供整车的大脑,以此形成差异化竞争核心。

  据了解,目前,苹果和谷歌都已经公布了各自的车内智能平台,分别是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Auto。CarPlay和AndroidAuto都是基于各自原有移动平台系统所开发的产品,因此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受众都存在不同特性。由此来看,当搭载这两大平台的量产车型大规模问世时,苹果和谷歌又将在一个全新领域捉对厮杀。

  而一些汽车企业并未放弃在这一领域的主导权,也纷纷涉足车载系统领域。例如,本届CES上,现代展示了全新DisplayAudio车载系统,可同时兼容CarPlay和AndroidAuto。

  汽车生产商拥抱无人驾驶车

  自动驾驶技术在被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点燃后,在汽车厂商中一发不可收拾。《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本届CES上,汽车大佬们纷纷改变态度,开始拥抱无人驾驶系统,奔驰、福特、奥迪以及现代等汽车厂商都开始布局无人驾驶汽车。

  回顾人们对智能汽车的理解史,从最早外形奇葩、一眼就瞅出 “异类”,到如今扔在街上很难区分、坐上了才知道“异样”的样子,智能汽车已经走出理论和实验室,开始走向大马路。如果说谷歌给出的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只搭建了一个人的骨骼,现今的宝马、奥迪和奔驰们,却已经可以开始赋予这个人血与肉。

  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公布了代号为 “F015LuxuryinMotion”的无人驾驶汽车,除了车内拥有四个可旋转的座椅,让它看上去很像移动中的“休息室”,其前后所有LED车灯还能自动变色,从而实时显示汽车到底是人工操作还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奥迪更是将一辆A7以自动驾驶的方式从旧金山开到拉斯维加斯会场,在近900公里的实际道路上“秀”了一把。就连一直对自动驾驶不太感冒的丰田,也发布了可实现自动驾驶的雷克萨斯LS600h汽车。

  据了解,这些自动驾驶技术无不依赖于大量的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比起智能穿戴领域从零开始的创造,通过感知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来升级改造,已经“成熟”的汽车工业貌似简单很多。

  不过,孙勇杰认为,无人驾驶汽车似乎过于超前,国外科技博客的记者在体验无人驾驶汽车后给出“无聊”这样的评语。

  在孙勇杰看来,科技的高速发展与人类体验下的便利性应该成正比,开车也是种体验,如果将无人驾驶变成一件无聊的事,或成为自动驾驶技术进入市场的一道障碍。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