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9日讯(记者 郭晓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座次之争。
在地产江湖里,伴随着绿地和万科年度销售业绩的逐次公布,一哥宝座之争最终水落石出。1月4日,绿地对外宣布,全年实现欲销售金额为2408亿,其中海外业务收入153亿元,涨幅高达467%;1月5日,万科宣布,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金额2151.3亿。绿地以256.7亿的优势,把万科坐了多年的头把交椅夺走。
其实,关于一哥之争,在去年12月初媒体端就流露出绿地略胜一筹的报道。在去年12月23日,万科总裁郁亮发布了一封公开信。郁亮表示,万科不再追求规模扩张;公开信还透露万科已经完成了年度回款2000亿的目标。
一个销售第一;一个回款第一,也许这只是行业佼佼者较量的开始。换个角度说,世上并无第一,所谓的第一,只不过是各取所需。
绿地海外板块一年增4倍
在从业人员看来,绿地早已盯上了万科屁股下暖热乎的头把交椅。
去年初,绿地官方宣布房地产2013年房地产业务实现预销售金额1625亿元,排名全国行业第二,与万科的销售规模缩小至84亿元。
2013年年初媒体见面会上,张玉良也表示,2014年,绿地的经营目标将直指4000亿,其中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400亿元。
当时,行业内人士普遍把这个看作是绿地发力挑战房地产龙头老大的信号。
2014年全年,绿地出海、下地,可谓是忙的不亦乐乎。国内市场上,绿地再次开发多地地标性建筑;国际方面,不断加快海外板块的布局。藉此,海外板块也成为绿地超越销售额超越万科的“制胜法宝”。
根据绿地方面公布数据显示,房地产主业全年实现预销售金额2408亿元,较上年增长50%。其中,2014年绿地集团海外收入达到153亿元,较上年大幅增加467%;预销售面积42万平方米,较上年大增568%。
另外,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绿地便于东航集团举行“绿地号”冠名签约仪式。据悉,东航旗下一架空客A330飞机将被冠名为“绿地号”并喷涂绿地集团品牌标识,用于执飞上海至北美、欧洲及澳洲等国际航线。
有分析人士猜测,绿地此举意在更快拓展国际市场,绿地海外板块对整个集团业务的贡献也会快速上升。
万科:白银时代更看重回款
万绿之争在去年12月初就已经有了结果。
据亿翰智库发布的房企前11个月销售业绩榜单,绿地的销售金额预估为1918亿元,排在第一位,万科则以1911亿元屈居次席。
虽然绿地的数据并非出自官方,但7亿元的差距足以说明二者竞争激烈之程度。
对于被迫让出行业老大宝座,万科方面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在意。但是,万科还是拿出了年度回款数据予以说明。
12月23日,万科总裁郁亮通过万科周刊对外发布了一封题为《勇敢探路坚定转型——致万科全体同仁的一封信》的公开信。在信中,郁亮透露,万科已完成了年度回款2000亿的目标。
郁亮还表示,“唯有能迅速回款的销售才是真正的销售”。他说,2014年万科已经完成了2000亿的回款目标。显然,相对于“销售额”,万科更看重“回款”。
郁亮还透露,未来万科将不再设定回款数字的目标,但对回款率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另外,媒体圈人缘极好的毛大庆也在一篇文章中吐露了这种心迹。1月7日,热爱跑步的毛大庆发布了一篇关于马拉松的文章。在文中,毛大庆说,“我认为,这更多的源于万科工程师文化中深刻蕴含的工匠精神。”毛大庆把工匠精神冠于万科之意,不言而喻。
对于万科方面的回应,一位行业分析师给中国经济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段子。“意思就是,你现在玩的是我之前玩过的,我现在都改玩别的了。平心而论,这种骄傲必然带着对后来居上者的敬畏。”他说。
严跃进:万科背后还是有压力的
对于万绿之争的阶段性结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给中国经济网记者谈了很多。
他说,绿地销售业绩赶超万科,释放三个含义。第一、房企之间的寡头垄断格局态势在显现。传统的行业老大地位被挑战,说明大型房企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一个常态。绿地赶超万科,某种程度上代表2015年房企竞争格局会继续加剧。第二、绿地赶超万科,某种程度上也说长三角市场的复苏。第三、多元化的战略模式将比单一模式更有优势。万科虽然在转型,但住宅业务还是占有大板块。而绿地一种推崇多元化的战略模式。
“对于绿地而言,此次上升为“地产一哥”,也能够为未来的战略大扩张提振士气。尤其这能够为绿地新城市的项目拓展带来一些便利。”他表示,万科似乎对于这样一个排行榜并不在意,理由是认为单纯以规模论英雄,反而会迷失了未来战略转型的方向;但很显然,万科背后的压力是存在的,尤其在一些同类房企频频发出挑战的过程中,将使得万科未来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稳定、既有客户群的稳定等带来冲击。
“当然,有压力也说明楼市竞争格局在悄然变动,或加快万科在转型路上的节奏。若是如此,那么对万科而言,丢失第一宝座,并非坏事。”最后,严跃进这样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