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抢票APP太任性 10元春运车票也要绑份20元的保险单

2014年12月18日 07: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尹力行

  随着机票预订、航班管理类App间的竞争白热化,买火车票、机票附赠一份保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因为12月17日可以抢购2月14日(周六)的火车票,如果请三天假,便可以在春节期间凑出一个十天的假期,因此,12月17日的火车票异常火爆。

  然而,去年就有报道称,火车票抢票软件会捆绑意外险,如果不购买保险,抢票将无法成功。那么,在这个火车票“刚需”的时点,是否每个第三方抢票软件都在坚守着“不捆绑销售保险”的条款呢?

  要抢票就得先买保险

  今年的火车票预售与以往不同,提前60天的预售期,让很多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在这样的背景下,火车票的抢购热情不减反增。

  去年年底就有报道称,众多火车票抢票软件会捆绑意外险,如果不购买保险,抢票将无法成功。时隔一年,如今抢票软件已“遍地开花”,而12306网站也已越来越完善。

  并且,随着机票预订、航班管理类App间的竞争白热化,买火车票、机票附赠一份保险的现象也并不少见。

  在12月17日,这个号称“史上最难”的抢票日,《证券日报》记者在某“抢票界”颇有人气的软件上发现,年龄在80周岁以下的购票客户,都可以获得一份价值50万元的铁路意外险。

  而另一个抢票浏览器,联合多家公司推出了,买票送专车券、打车券、免费网络、抱枕等礼物的活动。

  不过,除了上述软件外,买火车票“强售”、“半强售”意外险的现象,在今年春运抢购热潮中并不少见。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App虽然并没有如去年某些抢票软件一样强制点选意外险,不买意外险,抢票就无法成功。但是却选了一条较为“迂回”的道路,默认点选保险,客户可以自行点击取消。

  不过,某位在此客户端抢票的学生小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抢票都是分秒必争的,根本没有时间取消保险,选了就算了吧,反正也就20元。”

  不过,在成功抢到票之后,小王试图通过App的客服电话退掉这份保险,但是客户人员却告诉他,保险不能单独退。

  除了默认保险外,还有更多网站,通过“人工退票”和“改签服务”来诱惑抢票者购买保险。而如果购买了20元一份的交通意外险,就可以享受“更强大安全的支付体验和更优先、快速的出票服务”。

  此外,还有很多抢票软件,不仅会绑定一份交通意外险,售价还会比12306上的价格还贵,在咨询此软件的客服人员后,客服表示,“支付宝代购/代付业务是我们公司的增值服务,会有一定的人工运营成本。”

  强绑保险中最令人哭笑不得的莫过于,一位张姓网友在证券日报微保险的新浪微博上表示,“我在XX网买一张10元的火车票,却被要求必须购买一份20元的保险。”

  绑售保险由来已久

  因为此次预售期提前了60天,对于很多连哪天考试都无法确定的学生来讲,现在抢票更多的是“全面撒网”,在学校公布考试安排后可以将时间不合适的票退掉。

  “我们学校是18周的课,最后两周考试,但是现在考试安排没出,不知道最后一周会不会有考试,根据以前的经验,我从最后一周的周二开始抢票到最后一天。”

  众多周知,抢票对于很多学生和年轻人来说,都是一项“团队合作”,为了抢到票,通常需要家人、同事、朋友等多人的协助。而小欣就是帮朋友抢票团队中的一员,因为朋友老家的票十分难抢,在经历了两天的集体作战仍已失败告终后,“抢红了眼”的小欣终于为朋友买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但是朋友在接收订票成功的提示短信时,还收到了一份意外险的保单号,这让小欣的朋友感觉十分不自在,而小欣也觉得十分尴尬,“我都不知道保险是在哪一步被选中的。”

  另外,没有经过12306认证的购票者,可能面临其他网站的“区别”对待。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很多名字超长、带有生僻字、繁体字等情形的购票人来说,要想在12306网站购票,必须去车站的售票窗口办理身份验证。

  一位姓名虽然没有上述问题,但是网上身份验证却可能因为申请人太多而被“延迟”的小李,就遇到强绑保险的现象。因为身份验证不过,“机智的”他选择在某知名的旅游网站上购买火车票。不过,在提交过程中他却发现,因为没有通过验证,他必须选购一份保险才可以成功订票,这使小李很是郁闷。上述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建议同小李一样身份验证总不过的人,尽快去火车站现场确定。

  其实,火车票强绑意外险的现象时来已久,也并非抢票软件才有,今年十一前,在杭州某售票点,李峰准备购买一张130元的火车票,售票点却要价140元。讯问后得知,自今年7月1日起,此售票点除5元手续费外,还会再另收5元的保险费。当李峰为5元的保险和售票点工作人员争执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想买保险,去售票点买啊,那里连手续费都不要。”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