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付宝“十年账单”引发全民“晒账单”的热潮,不少人惊讶发现自己原来也是隐形“土豪”。不过也有人隐隐感觉到,似乎还缺点什么。
“我有这么败家吗?”杭州一家国企中层干部叶先生年薪10多万元,但他的“十年账单”金额竟然高达1千多万元。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朋友圈的不少留言甚至怂恿他主动找纪委“喝茶”。通过一番回忆,叶先生发现这个账单不完全是自己网购花费,也有一些转账或者理财的统计数据。
一些网友戏谑自己这十年间竟然让一辆车、一套房从指间溜走了,还有部分网民则觉得账单不仅是在晒富,而是在晒“信用”。从“十年账单”来看,不少网民的“信用能力”被评估为低分数,备注为“潜力无限”。
“网购是基于陌生人的交易,不看我十几万块的花费,真不知道我竟然这么相信陌生人。”宁波从事金融工作的白领杨秀说,“我隐约觉得,这笔消费支出数据就是一种个人信用的体现,如果发掘出来产生新价值就好了。”
不少网民发现,在支付宝账单的五角星图里,每位用户积淀了消费数据、理财数据、人脉数据,同时还有信用数据。支付宝所属的蚂蚁金融服务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数据主要根据用户当前的花钱能力、理财能力、人脉实力、信用能力和管钱能力等指标计算得出,“算是一种娱乐吧。”
其实不少网购平台、支付平台已经在着力发掘个人信用的价值。如阿里小额贷款、天猫分期付款、京东白条等,都是基于消费者或者小微企业信用推出的产品,通过以往的网络活跃程度、交易记录、消费能力、信用评级、财务健康状况等数据对其“授信”,而试水信用消费的产品获得了较多用户的好评。
蚂蚁金融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研究打造一个“草根”信用体系——芝麻信用,它将整合网上银行、电商、社交、招聘、婚介、公积金社保、交通运输、搜索引擎等多种用户网络行为,最终聚合形成个人身份认证、工作及教育背景认证、软信息等维度的信息,以此挖掘数据价值,扩大信用消费的范围。
目前,我国银行主要使用央行征信系统对个人或者法人的还款来源、固定资产、收入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然而这种评估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缺乏全面的考量,每个银行或者金融机构都是各自为政。”杭州一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周女士说。
周女士非常期待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能引入互联网信用数据:“支付宝也好,其他网络平台也好,全面的个人征信资料和数据对我们来说才是真实且具有参考意义的。如果全社会的信用数据能够像‘十年账单’一样公开透明,许多金融风险都可以降低。”
一些业内人士通过与国外征信市场规模比较,粗略推算出中国仅个人征信市场就约1000亿元空间,而目前国内整个征信市场规模仅仅为20亿元,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然而,由于我国“信用消费”的相关机制尚未建立,类似“芝麻信用”这种底层信息系统建设难度非常大。“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覆盖足够广的信用消费场景,单凭某一支付工具的用户数据很难做出有价值的预测。”蚂蚁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当信用信息在有序的机制下流动起来,有资质的机构都能看到开放的信用数据,才能真正挖掘征信市场和信用消费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