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一对多利于提高期货公司自主投资能力

2014年12月06日 10:11    来源: 证券日报    

  在国内资本市场上,证券公司控股或者参股期货公司并不鲜见。去年7月26日,证监会核准山西证券收购格林期货的全部股权。与此同时,格林期货吸收合并山西证券全资子公司大华期货,成为如今的格林大华期货。

  合并后格林大华期货的业务发展状况,以及成为“券商系”期货公司后的转变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期货资管“一对多”业务的放开,将对今年5月份获批资管业务资格的格林大华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疑问,《证券日报》记者在第十届国际期货大会上独家专访了格林大华期货董事长乔俊峰。

  《证券日报》:格林期货和大华期货合并后,作为董事长,您觉得双方合并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乔俊峰:格林大华各方面的实力都壮大了。一是,公司的净资产、营业收入、手续费收入、净利润等大多数关键性指标都排到了行业前20位;二是,合并后格林大华期货在2014年的期货公司分类评选结果中首次取得了AA级;三是,许多创新业务已经落地,包括资产管理资格、境外业务方面等;四是,以前这两家期货公司一家在商品领域专业能力比较强,一家背靠山西证券,合并后双方业务的差异性可以优势互补、共享。

  《证券日报》:作为券商系期货公司“新兵”,山西证券对格林大华期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乔俊峰:最终的市场经济是现货、远期和期货融为一体,而不管是山西证券的业务还是格林大华期货公司的业务,最后都聚焦于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财富管理服务。合并之后,双方交叉持牌、交叉营销,的优势显现出来,因此,如何在客户认知、员工认知方面做好品牌是很重要的一块。双方的客户是共享的,并且给客户的服务链条、服务功能也更多了,并逐渐形成了产业中投融资、风险管理的整个金融服务链条。

  《证券日报》:在产业客户的开发上,格林大华期货取得了哪些成效?

  乔俊峰:产业客户开发一直是“老格林”的长项,以前我们的产业客户主要在营销流程、服务的流程上,或者说已经渗透到产业链信息整合里了,尤其在农产品、有色金属上取得了成效。目前,在新的创新发展环境下,我们通过嫁接更多的工具,主要通过财富管理来解决资金融通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风险管理为客户合作套保、仓单质押等提供更多的服务。第三是充分利用证券公司的投融资、财务管理等功能,更好地服务产业客户。

  《证券日报》:“一对多”业务的放开将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对于相关的业务转型,公司将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乔俊峰:期货资管“一对多”的放开更利于充分发挥公司的专业化能力,也会带来风控能力、服务能力、投资能力,特别是最核心的自主能力投资的提高。同时,也将对公司的转型产生很大影响,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水平乃至员工素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对多”开放肯定会考虑业务的转型,但是前提必须是把原来的固有业务即传统经纪业务做精、做细。另外,在功能板块上我们将结合现在自身的情况和实力,重点做好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这两块业务。金融衍生品、互联网化、国际化等业务则是结合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其他范围的拓宽,携手山西证券跟我们一起有序推进各项创新业务。我们力争建立一个跨市场、跨境的大资管平台。

  《证券日报》:目前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占据期货收入的80%,而今年9月份召开的“首届期货创新大会”为期货公司各项创新指明了方向,格林大华从何处选择创新业务的突破口?

  乔俊峰:突破口还是在财富管理和风险管理这两个路径,依托于客户带动员工的转型、客户的转型以及公司组织的转型。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股票期权平稳安全运行放首位

  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主论坛“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表示,股票期权推出后平稳安全运行是首位。

  上交所对期权的发展十分重视,黄红元介绍说,早在2001年时就希望能早点“开花结果”。事实上,交易所对其已经进行多年研究并积极准备。从去年开始,上交所开始做全真模拟交易,培训了近60万投资人,有20万人参加了模拟交易。模拟交易从业务方案、规则、技术系统,都是按照要求准备的。

  黄红元强调,金融创新风险防控非常重要。在他看来仅有模拟交易是远远不够的,推出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风险防控做到位。“我们考虑期权产品的时候,基本思路是能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考虑一推出来就很活跃、非常好用”。基于这样的考虑,上交所风险防控方面采用了多方面的工具,借鉴了国际、国内期货、现货多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如期货业常用的保证金、足日盯市、股票市场涨跌停板、期货市场的限仓等。

  而做这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上交所最终的落脚点是能保证在推出的时候一定能平稳,能够得到市场、社会各方的认知。然后上交所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功能逐步展现,使它的效果逐步发挥。

  黄红元认为,在国内做一个新的衍生品其实存在诸多难度,因此需要业内齐心协力地推进。他表示“上交所股票期权推出后特别是推出初期,平稳安全运行是第一位的,我们对它的活跃度没有预设的期待。”

  中金所总经理胡政:股指期权将加入期权大家庭

  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主论坛“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中金所总经理胡政表示,中金所愿意尽全力支持ETF期权的发展和农产品商品期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股指期权也应该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中。

  在谈及除了股指期权以外,中金所是否打算推出比较小的、精准的期货合约时,胡政表示,上市一个产品最基本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考虑主要有两点:一是服务实体经济,二是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中金所积极开发其他的相关产品,总的目在于提供更加有效的产品,为市场的风险管理和实体经济服务。

  针对目前国家最重要的金融战略之一的人民币国际化,胡政谈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发展和汇率相关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工具应该说是做金融期货、期货业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中金所从成立以来一直在推进三条产品线,权益类的衍生品、利率类的衍生品和汇率类的衍生品,同时也在积极地推进汇率期货产品的准备工作。

  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对尽快推出原油期货充满信心

  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主论坛“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上期所理事长杨迈军指出,上期所正在积极准备期权及原油期货的上市工作。

  针对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原油期货上市情况,杨迈军表示,目前整个国际能源市场、原油市场的格局也在发生重要的转变,最近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背后的因素是多样的、丰富的。这对于在亚太区建立反映我们中国供求和亚太供求的原油期货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现阶段我国原油现货市场已经具备较高的国际化水平,而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相对缓慢。推出国际化的原油期货品种,有助于促进国内期货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更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实体经济。

  在谈到原油期货上市的进展情况时,他说,在证监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上期所准备工作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扎实,我们期待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政策的配套出台情况下,能够尽快推出原油期货。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他表示,上期所还将继续丰富商品期货系列品种,将尽快推出锡和镍等其他期货品种,纸浆等一些传统商品期货品种也要推出。同时,指数类和期权类产品、ETF类产品也在积极筹备中。

  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期权交易系统已达上市标准

  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主论坛“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表示,大商所的自己的期权交易系统今年已经升级两次,现已达到上市标准。几年前大商所就在准备期权交易系统,2012年开始进行仿真交易,期权上市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我们希望尽早推出商品期权,给市场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谈到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时,李正强说,因为我们的期货市场是封闭的市场,参与者有着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大商所的情况还有点特别,我们的商品期货很多是一头在外,比如说去年上市的铁矿石,全国消费量的60%到70%是从国外进口的。棕榈油、大豆二号完全是从国外进口的。尽管我们的市场有境外背景的投资者参与,但总体上看这个市场还是封闭的市场,市场参与的结构仍以国内投资者为主。

  他表示,大商所的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大体上占到60%,法人交易量大概占30%到40%,法人持仓量也就占40%左右。

  郑商所理事长张凡:做好应对期权上市后潜在风险对策

  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主论坛“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郑商所理事长张凡表示,郑商所正在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在最佳的时机正式推出农产品期权。

  在谈到农产品期权的最新进展时,张凡表示,我们在认真、深入地考虑正式推出农产品期权之后,到底还有什么样的潜在风险,比如上市初期价格波动幅度会不会比较大?包括过度交易、过度投机及流动性的问题。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正在认真地研究对策,并且也都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

  张凡介绍说,技术系统方面,郑商所今年4月11日上线了期货和期权一体的生产系统,经过七个多月的运行非常正常;支持会员端期权功能升级方面,已经支持了138家会员公司,都能达到交易所开展期权交易的相关要求;技术准备方面也比较充分;相关投资者教育的开展工作在持续进行。

  他说,农产品价格完全由政府定价,削弱了市场的定价机制,这条路子是走不通的。国家从去年开始对新疆进行棉花目标价格的试点,从期货盘面来看,期货价格迅速回归市场化,市场发现价值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希望这种方法能够逐步地推广到白糖、菜籽等其他的大宗农产品上。

  深交所副总经理陆肖马:科技类股票适合作为个股期权标的

  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的主论坛“境内交易所高层论坛”上,深交所副总经理陆肖马表示,科技类股票适合作为个股期权标的。

  随着业务在地域上的不断扩展、在业务线上不断扩大、在产品数量上不断增加,交易所只做现货不做期货越来越少。在陆肖马看来,现货和期货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衍生品和现货互动非常密切,基本上密不可分”,陆肖马表示,深交所在期权准备方面也做了很多事情,“原则上深交所在业务规则、技术系统方面尽量与上交所保持一致,最大程度减少市场准备成本,希望整个期权准备工作能在高效率、低成本的情况下稳步推进”。

 

  此外,在开发ETF期权方面,深交所也在做出努力,以期跟上整个交易所发展的大潮,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对于除了ETF以外,深交所在推期权是否考虑股票期权,陆肖马表示,目前深交所在ETF期权和个股期权方面都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现在我们除了ETF期权外,还有三只个股期权在做模拟交易,具体进入实操阶段要等待中国证监会统一的部署和安排”。

  深交所对个股期权标的选择也做了很多研究。“从国际经验来看,科技类股票非常适合作为个股期权的标的”。陆肖马说,以美国市场为例,苹果、阿里巴巴等科技股期权交易非常活跃,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因为科技股波动性较大一些,这样就更加需要风险管理工具来对冲市场风险。而深交易所在个股期权标的选择时会更综合一些,“我们会考虑选择成长性好、波动率高、市值和规模大,波动率适中、具有较强知名度的股票作为个股标的”。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