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余晓文:创新政策工具 引导绿色经济发展

2014年11月26日 12: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今日,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员(IISD)中国办公室主任余晓文认为,政策制定者应该采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理清金融体系当中现有的问题,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她建议可以通过指向性贷款、降低风险权重、强制性环境压力测试、更有效的环境风险披露、绿色资产作为抵押担保优惠待遇、特别贴现窗口、政府财政补贴、绿色配额、信贷指引、信用担保、信用增信机制等,来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点击进入专题

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员(IISD)中国办公室主任余晓文做主题发言 中国经济网裴小阁/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谢谢大家!非常高兴能来到这里和各位嘉宾尤其各位嘉宾讨论生态金融的问题,国际科持续发展研究院作为一家国际智库,围绕可持续发展,有时候大家会问可持续发展到底是什么,你们研究什么,我也不得不说这个领域真的非常广泛,从IIDS自身角度来讲,我们主要围绕宏观经济政策来探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生态金融名词现在确实很多,刚才大家非常热情、激动地弹出自己的观点,我刚刚头脑中也闪过一个念头。十年前我开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有专家说这是中国企业社会的元年,汶川大地震中企业很多行为和表现,促进了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更广泛的关注,今年年底我们看到和绿色金融的机构和论坛会议在召开,所以我在想今年是不是可以定义为绿色金融的元年,因为这实在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去年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开始和社科院绿色金融研究所研究绿色金融的话题,当时还不是特别清楚绿色金融是什么?当时找了马骏老师和王遥老师,也在思考中国做这样的研究到底研究什么,我们第一阶段把支离破碎的国际经验介绍给中国的研究者,找出了一些课题,把国际经验写成报告,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去分享。到一个阶段时又感到这太支离破碎了,到底绿色金融在中国的框架、定义是什么?标准、原则是什么?好像还不是特别清晰。今年年初开始我们有了一个更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思想,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从国际科持续发展研究院角度来讲它的优势是可以整合很多国际上的资源,对国内来讲,无论是和DRC还是后来有幸和央行马骏首席,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工作小组当中去,我们感觉这个议题会很庞大,涉及的领域也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和DRC的报告还在最后完成过程当中,要到明年2、3月份才会正式发布,研究课题从框架到绿色金融的需求,国际国内的经验,政策产业环境到最后的政策建议,围绕这五大部分展开。过程中说实话也很不容易,中外双方大家意见想法有很不一样的地方,哪些内容,我们认为很核心、关键的问题是否应该包括进来,双方不断有一些争论。过程虽然比较艰辛,但可以说到现在为止,上星期我们也开了一个会,感觉这个项目从整体系统性角度研究来讲还是成型了,随着报告的不断完善,希望到明年年初时能和在座各位分享。

  今天参加这个会,因为我们谈的是生态金融和政府的关系或者政府的角色,套用现在说的一个初步研究,究其本质是政策推动的绿色金融。因为绿色金融会涉及到不同层级的政府金融机构,投融资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多方主体,对于这些主体来讲他们各自的诉求不同,利益不同,也是要有更多的考量。对于我们来讲,政策制定者应该采用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理清金融体系当中现有的问题和固有的偏见,来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这些工具根据我们的研究,它会有一系列的工具包,包括指向性贷款,降低风险权重,强制性环境压力测试,更有效的环境风险披露,绿色资产作为抵押担保优惠待遇,特别贴现窗口,政府财政补贴,绿色配额,信贷指引,信用担保,信用增信机制等等不一而足。这是从政策工具的角度来讲,其实政府可以发挥很多的引导性作用。

  对于一个具体的点,我们做过对比性的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本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积极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整合资源基础上,比照当前对农村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来完善绿色金融现有的政策支持体系,推进各项比方财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加强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激励和约束。这都是文字上的,大家可以写得很漂亮,在操作过程当中,在央行马骏主席的领导下,开展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的做法,理论基础是很重要的,同时这些理论在实践当中的应用,尤其是刚才提到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在绿色金融发展当中的角色定位和利益诉求进行综合的考量,同时又有纵深性的,对两个子课题提出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我认为现在很多正在进行的这个研究有互补性和特点、优势能在中国绿色金融未来发展当中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

  关于PPP当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对于政府来讲可能要解决的是政府自身的定位和信用问题,政府自己的能力问题,因为PPP对中国不是很新的事物,过去很多经验教训表明,政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自身、提升能力和定位逐步解决的问题,这不是民间资本和政府资本的结合,但到底怎么做,目的在哪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谢谢!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