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辨析经济新常态 共议资本市场新机遇新牛市

第十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昨日在京举行
2014年11月22日 07: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闫立良

图为现场特写

  周正庆、林跃然等领导出席会议;宋逢明、滕泰、黄剑辉、管清友、梅新育、刘洋、张承惠、向松祚、徐洪才、冯卫杰等先后做专题演讲;丁士、郑波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

  周正庆、林跃然等嘉宾在出席第十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时与证券日报社谢镇江、陈剑夫等同志合影。

  今年下半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实施阶段,表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提速时期;11月17日,以沪港通开通为标志,资本市场改革创新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新常态、新机遇、新牛市”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于11月21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监管部门领导、经济学家、金融机构高管、上市公司负责人等,围绕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战略转型、金融形态和企业选择、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新牛市的新特征等问题展开讨论。本次年会由证券日报社主办,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

  “新常态的内涵是经济增长避免大起大落,兼顾好效益公平,体现经济内在自发的市场规律要求,由茧化蝶,追求由大到优到强完成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准备阶段。”经济日报副总编辑林跃然在致年会开幕辞时指出,新常态必然带来新机遇,这些新机遇体现在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等等各个方面。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包括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进入新常态孕育着新的机遇,这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

  中国证监会第二任主席周道炯为年会发来了书面致辞。他指出,在新常态和新机遇下,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些深层次改革,而这些改革释放的红利无疑为新牛市的开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新牛市的开启也需要资本市场内部的不断改革发展规范,例如目前已经起动的沪港通就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项有益尝试,其最大的意义是作为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的重要机制,无论对两地市场资金的双向流动还是对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他强调,沪港通正常运行以后可以将成功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进行复制推广,考虑再打开更多类似的通道,比如沪美通、沪欧通等等。当前必须提振信心开动脑筋,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开启新牛市。

  “应当说,让牛市重新到来刻不容缓。”中国证监会第三任主席周正庆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能充分显示出来,股市上涨对于刺激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都可发挥组合式的作用,搞好股市是振兴实体经济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是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推进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年来新股发行制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市场各方都能接受的市场化发行制度已经形成,尽快推出注册制改革方案已经达成共识。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凝聚共识,牢牢抓住经济转型的难得机遇,出台一系列振兴股市的政策措施,造就一轮新牛市,让宏观经济和股市取得双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全球称冠,GDP增长一直在7%以上。但为什么股市却长期低迷呢?”证券日报社社长谢镇江在致年会欢迎辞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主力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股市所致。多年来,中国股市以散户投资者用其辛苦积攒的资金汇聚成河,成就了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的股票市场。但是本该同时进入股市的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公共维修基金等10万余亿元的钱却在部门利益和早已过时的法规阻碍下按兵不动,死呆在那里养成懒老虎、胖老虎。

  谢镇江认为,现在仍有人担心养老金入市亏损,但是颠倒过来看,如果不入市,目前这“10万亿元”存放在银行取利息、或买国债,每年收益极低,还跑不过通货膨胀。若不改变现在这种保守的、被动的资金管理方法,只会导致这些巨量资金的慢慢被销蚀掉,不主动地让这些巨量资金保值增值而任其躺着缩水才是真正最大的风险。他强调,这“10万亿元”的资金入市,并不是说立即、全部进入股市,而是稳妥、逐步、分批地进入股市,不断提高入市资金的比例,并给予市场明确的投放预期。

  在随后举行的“新常态—中国经济战略转型与政策红利”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工程专委会主任宋逢明认为,资本市场的开放,银行业的开放,金融业的整体化战略怎样和转型相结合,实际上已经对现代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后工业化时代实际上就意味着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形态的转型。

  “2015年中国人将首次看到股市领先于经济复苏,这个复苏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基本面,而是来自于资金的流向变化。”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目前房地产可预期收益减少,影子银行的风险收益也在变化,小额贷的收益在降低风险在增加,股市可预期下跌的风险减少了收益将随之增加,风险收益三大资产市场的逆转会造成资金的流动变化,这些会推动2015年资本市场迎来一个确定性的牛市。这种牛市不但不会伤害中国经济,反而会极大地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复苏。他认为,中国经济要搞好明年至少需要四次降准共计2个百分点,两次降息,否则经济还得往下走。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应着眼于“马拉松式的长跑”,而不是靠短期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提升竞争力。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其实没有什么最优选择,很可能还是坚持定向、不透明的操作方式,坚持使用各种各样的创新型工具。预计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发生降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种降准是为了应对存贷比的调整和外汇占款的调整,而不是重新搞“四万亿”。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国内目前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的高投资率真的是罪过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他强调,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能够脱离投资而存在,脱离投资或没有强有力投资动员的经济体,它的经济增长必定是不可持续的。在全球经济增长率整体都在减速的情况下,不能够指望我国还保持此前高达40%的投资率,但投资率下降太多将会导致我国的竞争力下降。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沈竹主持上午开幕式和新常态论坛。

  在下午举行的“新机遇—2015年金融形态和企业选择”论坛上,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认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背景下竞争类国企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引进民间资本会形成大量的并购需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预计在互联网、软件、清洁技术、医疗健康等领域未来还会出现更大范围的并购潮,在企业的并购行为中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可以更深层次介入产业整合,积极参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并购。

  国务院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未来的发展机遇排在第一位的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对于中国的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资产证券化可以从场内场外进行,现在场内正在推进,但是速度不够快。场外大量的金融创新出来的类资产证券化不是标准的证券化,但是实际也是在做资产的流转,这些已经在做但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提出,未来中国的股市有四大主题,核准制、新三板、沪港通、走出去。国内资本市场什么时候能够在全球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相称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能够把全球最优质的企业吸引到国内来上市,这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大问题。

  在下午同时举行的“新牛市—改革、转型、创新格局下的A股梦”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徐洪才认为,银行、证券、保险业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不仅会给广大居民提供投资渠道提供产品,也将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下一轮行情,银行股、金融股具备首当其冲的潜力。

  “对冲基金的功效功能就是不要让我们淹没在5英尺的小河里,对冲基金的发展有机会,而机会就属于资本市场。”乾道资本总裁冯卫杰认为,目前牛市已经到来或者牛市已经就在眼前,迫切需要对冲基金的发展。

  随后举行的“多空司令激辩”辩论环节,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与独立财经评论员、职业投资人侯宁对A股今后的走势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丁士、郑波等出席了年会颁奖典礼。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