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沪港通进入第四交易日,在交投继续回落的同时,也持续呈现出北热南冷的特征。不仅上涨个股比例及个股的平均涨幅沪股通占优,额度使用方面,投资者“北上”的热情也相对更高。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前期A股的连续反弹使得市场获利回吐风险高企,经济下行压力也制约了A股的反弹高度,因此投资者观望情绪较浓,并不会盲目抢筹。港股方面,受到两地制度设计、投资者理念的不同以及恒生指数仍处于下降通道影响,内地投资者也不愿盲目出手。但在此期间,蓝筹股的持续回调为投资者孕育了布局良机。
交投继续回落 “北热南冷”特征延续
本周自沪港通“开闸”以来,沪股通和港股通的额度用量均呈现逐步缩减特征,而且从额度使用情况来看,资金“北上”的热情远超“南下”。昨日是沪港通“开闸”的第四个交易日,市场的热情较周三进一步回落。昨日午盘收盘时,港股通半日额度仅用了1%,沪股通半日额度也仅使用了7%。至下午收盘,两市额度仍然富余。据Wind资讯统计,沪股通昨日130亿元的限额余下107.24亿元,使用率为17.51%;港股通昨日105亿元的额度剩余103.04亿元,使用率仅为1.87%。
对于沪港通交投日趋平淡的原因,新时代证券刘光桓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A股市场已经反弹了三个多月,沪市大盘已涨到2500点附近,AH股的溢价水平整体上也有所收窄,所以A股市场存在获利回吐风险,此时并不是建仓的最佳时机,而香港投资者基本上都属于稳健型的价值投资者,因此并不会盲目抢筹。此外,内地经济发展目前有一定的下行风险存在,经济增速放缓也制约了A股市场的总体反弹高度。但从目前来看,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伴随着经济调结构,以及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将为A股市场带来较大的投资机会,再加上大盘蓝筹股仍然估值较低,对海外市场还是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近期沪港通相关个股冲高回落,市场缺乏盈利效应推动;另一方面,在沪港通运行前,相关题材个股已有明显反应,甚至大幅上涨,因此在沪港通正式开通后,相关投资者也存在落袋为安的可能。此外,香港的融资成本明显低于大陆,不排除部分大陆资金绕道香港融资,再买A股的可能。”光大证券曾宪钊则指出,“如果港股与A股价差增大、深港通推出及外资入二级市场政策放开,则可能预示着沪港通交投将逐渐趋热。”
除额度使用情况外,个股北热南冷的特征也十分明显。虽然整体来看,标的股均涨少跌多,但沪股通整体表现略优于港股通。沪股通方面,521只正常交易的标的股中有206只实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有287只下跌,上涨个股占比达39.54%,正常交易个股的平均跌幅为0.09%;与之相对,港股通方面,昨日正常交易的263只标的股中有91只实现上涨,占比为34.60%,另有150只下跌,但正常交易个股的平均跌幅达0.34%。
对于沪港通呈现出北热南冷特点,市场人士认为这与两地制度设计以及投资者理念不同有关。刘光桓认为,首先,内地投资者大部分以散户为主,对香港市场还需要一个适应学习的过程;其次,港股通有50万元的门槛,这把很大一部分风险偏好高的中小投资者拦在了门外,只能“望港兴叹”;再次,香港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市场,交易对手为国际投资大鳄、专家高手、机构等,而且香港市场的T+0,以及没有涨跌停板限制的规则也意味着,一旦投资标的出现大的波动,就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敢于试水的内地投资者还是少数;最后,恒生指数仍处在下降通道之中,内地投资者因此也趋于谨慎。
蓝筹股连续回调孕育布局机会
本周一沪港通“开闸”以来,上证综指从本轮行情的最高点2508.77点一路回调至昨日收盘时的2452.66点,而这与蓝筹股的持续调整密切相关。本周以来金融股连续领跌,直至昨日金融股企稳,上证综指才收出本周以来第一根小阳线。市场人士纷纷表示,随着沪港通的开闸,蓝筹股或因为近期的持续回调而迎来了布局机会。
金百临咨询秦洪告诉记者:“一方面,A股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不足5倍,市净率则不足1倍,但股息率高达5%;另一方面,港股的投资者对金融股、股息率较高的品种情有独钟,所以拥有高股息率、低估值等诸多优势的银行股、保险股自然成为香港投资者的最佳投资对象。因此此类个股的买盘力量料将源源不绝,而每次回落均是港股投资者极佳的低吸良机。与此同时,长江电力等拥有强大现金流优势的水电股以及部分燃气股等公用事业股,也有望迎来一轮估值复苏行情。”
刘光桓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表示,沪港通打开了A股市场的一扇门,从中长期来看是重大利好,在引来源源不断活水的同时,可以重树A股的价值投资理念。由于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基本上秉承着价值投资思路,因此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由于估值低、分红率高,流动性好,是机构投资者的最爱。特别是经过近三个月以来的反弹,这些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的股性已经被激活,投资者对于“大象起舞”习以为常。因此这些股票的持续回调正是布局良机。其次,A股中的医药、食品、军工、核电等这些港股没有的特有品种也会持续受到市场的关注。最后,由于内地经济结构调整,改革红利还会不断释放,土地改革、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等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并会不断演绎出波段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