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债市回调成本提高 信用债连现推迟、取消发行

2014年11月20日 07:34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张喜威

  昨日(11月19日),上海清算所网站发布的公告显示,原定于11月18日发行的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因 “近期市场波动较大”而取消发行,并将择机重新发行。

  无独有偶,11月18日,中国债券信息网的公告显示,原定于11月19日发行的 “2014年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债券”,亦决定推迟发行。

  此外,近几日发行的企业债券中标收益率普遍高于对应品种中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上相应代偿期限的到期收益率。

  对此,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日,一级市场债券、中票发行成本的上升,主要和最近债券市场的回调有关。另外,从盘面来看,尽管最近的资金面并未出现明显紧张,但在实际的交易中却表现得有些吃紧。

  近日多只债券认购倍数偏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债券信息网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原定于2014年11月19日发行,总额20亿元、期限15年的“2014年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因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较大,为合理降低发行利率,控制融资成本,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决定推迟发行本期债券,具体时间另行确定。

  此外,11月17日发行的“14江苏春晖债02”认购倍数仅为1.16倍,发行收益率高达8.50%,远高于对应品种、期限、级别的中债收益率。即便是AAA级的“14京投可续债01”认购倍数也不足2倍。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首只项目收益债券,“14穗热电债”于11月17日完成了簿记建档,中标收益率为6.38%,认购倍数为1.6倍。相关发行资料显示,“14穗热电债”发行总额为8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10年,附本金提前偿还条款;经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期债券信用级别为AA级。

  与此同时,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的中债城投债(AA)收益率曲线11月17日收盘显示,待偿期为10年的债券收益率为6.21%。也就是说,“14穗热电债”的中标收益率略高于中债城投债对应期限、品种的到期收益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近几日发行的企业债中标收益率,普遍高于对应品种中债到期收益率曲线上相应代偿期限的债券收益率。中国信息网昨日公布的发行结果显示,11月18日,AA评级的“14渝双桥债”完成了簿记建档,该债券发行期限为7年,发行规模9亿元,尽管认购倍数达到了2.4倍,但中标利率为5.99%,明显高于当日的中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曲线(AA)代偿期为7年的债券收益率(5.5857%)。

  债市回调或难持久/

  Wind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收益 率 昨 日 暴 涨47.97个 基 点(13.03%),至4.1598%,刷新了9月26日以来的新高;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503)小幅下降,报收于96.788,除11月18日上涨外,该品种此前已连续5个交易日回落。

  中国债券信息网昨日公布的日报显示,当日信用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受资金面趋紧影响,曲线短端收益率上行显著,幅度约为8~10基点,曲线中长端交投清淡,买盘稀少,收益率整体小幅上行。

  “近日一级市场发行成本上升,债券、中票出现推迟或取消发行的情况,主要和债券市场的回调有关。此前,债券市场持续上涨,收益率回落的较多,加上9月、10月份城投债的发行量相对较少,市场对城投债会出现集中发行有一个预期。”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外,从盘面上来看,尽管最近的资金面并没有出现明显紧张,但在实际交易时却表现得有些吃紧,各大行都不太愿意释放资金。

  招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近,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开始反弹,一级市场的发行成本也出现上升。

  陈龙还表示,近期债市的调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因为11月、12月的财政资金投放量会很大,市场上的资金会比较宽松,而银行传统的配置资金马上就要到来,一般12月到次年一季度,都是银行的主要资金配置时点;此外,今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应该也不会太好,这也对债市有一定的支撑。

  “全面降准、降息只是简单地向市场提供资金,无法保障这些资金流到实体经济和转型升级的产业方向,只会加重金融虚假繁荣和套利行为,政策效果有限。因此,除非经济发生断崖式下跌或爆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否则,央行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动用大剂量的政策工具。”陈龙认为,在宏观转型需要“微刺激”的大背景下,央行未来仍将继续使用非公开的定向工具,在数量上引导市场流动性宽松预期,在价格方面引导市场资金成本降低,而在方向引导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方面,会在政策上限制货币空转和金融套利。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