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县域平台债延时发行 城投债现分化

2014年11月13日 07:37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城投债一级市场上出现怪象,同为AA评级的两只城投债,在簿记建档时遭遇“冰火两重天”。“14晋城城投债”、“14鹤岗城投债”中标利率较低,前者低至4.99%;而“14永嘉债”的中标收益率高达6.50%,远高于当日中债城投债收益率曲线(AA(2))对应代偿期限收益率(5.7582%)。此外,“14晋城城投债”的投标倍数高达4.5倍,而“14永嘉债”甚至在原定计划簿记建档时间内未达计划规模,在延长1小时后,投标倍数为1.474倍。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陈龙表示,“14永嘉债”是主体评级为AA-的县域城投债,发行收益率不算太高。而“14晋城城投债”仅4.99%的发行收益率确实太低。另有业内人士称,近期城投债发行量较少,收益率下降更多体现了供求关系变化,随着新预算法即将实施,城投债应会出现分化。

  城投债发行“冰火两重天”

  中国债券信息网11月11日公布的发行结果显示,2014年晋城市城市经济发债投资有限公司债券(“14晋城城投债”)11月10日完成了簿记建档发行,发行总量14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中标收益率)为4.99%,认购倍数高达4.5倍。同日完成发行的2014年黑龙江鹤岗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债券(“14鹤城投债”)发行规模16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5.60%,认购倍数为2.48倍。

  发行资料显示,上述两只城投债的债项评级均为AA,“14晋城城投债”的发行人主体评级亦为AA,而“14鹤城投债”的发行人主体评级则为AA-。

  11月10日收盘后,中债城投债(AA)和(AA(2))到期收益率曲线显示,代偿期为7年期的债券收益率非别为5.6082%、5.7582%。也就是说,上述两只城投债的发行收益率均低于中债城投债收益率曲线上对应品种、期限的债券收益率,其中“14晋城城投债”更是低出6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与“14晋城城投债”发行火爆不同,11月11日发行的另一只城投债2014年永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债券(“14永嘉债”)则出现了延时发行。按照发行计划,该债券的簿记建档时间为11月11日9:00~11:00,但发行人当日公告称,截至11月11日11:00,有效申购订单总额未达到计划发行规模。经发行人与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决定将簿记建档时间延长1小时。最终的发行结果显示,“14永嘉债”发行总量为8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6.50%,认购倍数为1.475倍。

  据悉,“14永嘉债”的债项评级为AA,而发行人主体评级则为AA-。也就是说,该债券6.50%的中标收益率,不仅远高于同级别债券 “14鹤城投债”的中标收益率,还远高于当日上午中债城投债对应品种、期限的收益率(5.7582%)。

  “对于债券的评级,市场上一般更看重债券发行人的主体评级。如果发行人的主体评级是AA-,一般而言,投资机构内部会把这个债券当作AA-来看待。”陈龙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收益率下降体现供求变化

  在城投债发行收益率不断下跌的同时,整个二级市场的债券收益率水平也在不断下滑。中债企业债收益率曲线显示,AA+、AA、AA-评级企业债当前的到期收益率普遍较9月末已经下跌超过了60个基点。Wind数据显示,自9月中旬开始,截至11月12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超过78个基点,达到3.4664%。

  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本币债发行面额4804.20亿元,比9月份的4976.81亿元减少了172.61亿元。10月仅发行了22只地方企业债券,发行量为253亿元,而9月份则共发行41只,合计484亿元。

  国内某信用评级公司公用事业部技术总监景烨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期城投债的发行量比较少,收益率的整体下降更多体现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但在新预算法即将实施的情况下,城投债也必然会出现分化。”

  景烨认为,目前发行的城投债和此前的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目前还处于过度阶段,地方债务的发行机制还没有定性。

  华南某商业银行人士表示,在新预算法出台之前,他也认为城投债可能会分化,但现在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根据我们在省会城市的调研,去年6月份,在审计署审计过程中,加上地方政府债共有18.9万亿元,但当时各个地方并没有全额上报。为了发行地方债做准备,今年还会进行审计,这次地方政府就会把所有的城投债都会报上去。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城投债会划归为地方政府有偿债义务的债务。”这样地方政府的债务会比此前多很多,但对于已经发行的城投债来说,这显然是利好,这也是近期城投债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原因。

  该银行人士还透露,对于新增的城投债,应该不会有存量债务这么好的资质。其认为,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地方国企发行的债券收益率也不会太高。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