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工作。他指出,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在讨论价格改革问题。虽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但从总体上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是应当肯定,这些改革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价格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市场化改革的主要问题。如果价格改革不率先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就很难向纵深推进,甚至会停止在起跑线上。
但价格改革又不同于一般改革,价格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涉及广大企业和居民。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等,都对价格改革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和顾虑。如医疗服务价格,在药品价格过高、服务价格没有体现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如果让市场做主,会不会带来药品价格的大幅反弹,政府将如何扮演价格“稳定器”的作用,也是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的问题。
从这些年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看,价格改革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更不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之所以出现问题,更多的还是政府在价格改革过程中自身利益夹杂得太多,总希望通过改革让政府利益最大化。
问题是,政府通过价格强行占有的这块利益,是否可以在改革过程中不再考虑,不再附加在各种产品的价格上,这将对整个价格的改革影响很大。改革开放到现在,许多产品原来都是实行的计划体制、政府定价,但是,按照市场定价放开后,不多长时间,就都与市场接轨了。20年前,政府还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进行调控,现在,在大流通格局形成以后,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倒是政府在流通环节的收费,给粮食、蔬菜等的价格完全市场化增加了许多难度,设置了许多障碍。一旦政府行为规范了,各种收费减少了,流通环节的成本降下来了,这些产品的价格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下来了。
尤其需要把握好的是,目前,正是价格改革的最好时机。无论是PPI还是CPI,都处于较低点,如果把握得好,不太会对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多大影响。同时,广大居民对价格的心理接受度也更容易把控。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尽快推出各种价格改革举措,特别是公用事业产品的价格,能够按照市场化要求放开,让市场来定价,只要政府不打价格改革的主意,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便出现一定幅度的涨价,也会在企业和居民的心理预期范围内。
放开价格,让市场定价以后,政府也不等于袖手旁观。在价格改革过程中,政府要在不夹杂自身利益的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一些个性化问题,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托底”。譬如低收入人群的价格补贴、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恶意的价格炒作等,这些就应当是政府的职能了。
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市场定价、政府“托底”,那么,价格改革就一定能够向纵深推进,对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一定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