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34家食品公司前三季度净赚102亿元

2014年10月31日 07:31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夏 芳

  昨日晚间,伴随着光明乳业和莲花味精两家公司三季度业绩报告的发布,A股34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业绩全部出炉。今年前三季度,12家公司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约七成公司业绩正增长,仅有莲花味精、星河生物和高金食品三家公司业绩亏损。综合来看,肉制品、调味发酵品和食品综合类公司业绩增幅平稳,而乳业企业受政策影响表现突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其它行业都在喊日子难过时,食品企业依然保持了其特有的产业属性。

  七成食品公司业绩增长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按照中信证券行业划分,A股34家食品类上市公司(包括肉制品、调味发酵品、乳品和食品综合类)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为1469.4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02.19亿元。

  其中,净利润跌幅最大的公司是星湖科技,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5.95亿元,同比下降1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亿元,同比下降442%。贝因美位居第二,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4.4亿元,同比下降25.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下降73.15%。而海欣食品、好想你和三全食品,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54亿元、6.89亿元和29.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14.1%、9.82%和2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33.34万元、4373.69万元和7091.48万元,同比下降幅度分别为63.15%、48.86%和29.48%。

  不过,净利润涨幅超过100%的公司有四家,它们分别是晨光生物、三元股份、天润乳业和恒顺醋业。在报告期内,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80.34万元、1.11亿元、1377.38万元、5512.25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90.01%、228.76%、141.84%和104.49%。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增长的公司中,晨光生物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归咎于利润表其他项目综合变动影响所致,而三元股份之所以能交出如此漂亮的成绩单,主要是公司在报告期内出售资产所致。

  另外,在A股9家肉制品上市公司中,高金食品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达57.62%,排在首位;其次是双汇发展,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为31.62亿元,同比增长11.56%。另外,前三季度净利润涨幅超过10%的还有上海梅林,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增幅11.14%。百洋股份、得利斯和金字火腿在报告期内实现了净利润微增长。

  而煌上煌和龙大肉食和海欣食品三家公司业绩出现负增长。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77亿元、25.8亿元和5.5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97%、18.37%和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89.16万元、7938.16万元和633.34万元,同比下降分别为7.72%、15.53%和63.15%。

  此外,8个调味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合计为198.18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6.66亿元。

  同时,在10家食品综合公司中,前三季度业绩增幅最大的是南方食品,公司前三季度净利达5105.5万元,同比增加74.18%;每股收益0.21元。今年1月份-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3.31%。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食品的饮品类(黑芝麻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7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倍。南方食品表示,业绩大增主要是食品业销售收入大幅上升所致。

  乳业业绩稳步增长

  众所周知,作为食品饮料行业中的重要成员,乳业受国家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增强,行业整合度不断提高。鉴于此,乳业也被机构投资者看好。

  事实上,在国内乳品行业中,业内外资本的角逐也在增强。纵观国内A股7家乳业公司业绩,大部分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其中,除了贝因美和麦趣尔两家公司净利润和营收出现下降外,其它乳业公司均保持了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天润乳业、皇氏乳业、三元股份、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77.38万元、3296.12万元、1.11亿元、35.58亿元和4.0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1.84%、23.79%、228.76%、41.44%和32.02%。

  实际上,从主业发展来看,龙头企业的伊利股份实现净利润同比超四成的好成绩,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对此,伊利股份表示,公司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去年下半年产品售价调整使得本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另外,公司还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继续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在收入取得增长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下降。同时本期货币资金平均余额增加使得利息收入增加,本期理财产品到期使得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外,国内原奶价格走低也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利润率。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认为,伊利股份主要得益于婴幼儿乳粉、常温奶、酸奶等产品的稳步增长。

  宋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奶粉业务增长不错,金领冠奶粉、乳酸菌饮料增长较快,常温酸奶上市后业绩增长也较快。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超三成上市公司业绩报喜      2014年07月18日
  • · A股533家公司 去年净利增近四成      2014年03月19日
  • · A股533家公司去年净利增近四成      2014年03月18日
  • · 强周期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好转      2013年12月1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