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短期利好有限 铜价翻身机会不大

2014年10月29日 09:13    来源: 证券时报    

  在经过10月一度破位下行的冲击之后,铜价顽强地抗跌回升。近期市场传来的消息对铜价从表面上看似乎都相对正面,包括红风筝基金巨额持仓、秘鲁的Antamina铜矿罢工、国储收储铜和国家电网筹划多条特高压线路落地工作。然而,由于当前全球经济不同于2005-2006年“经济过热时代”,也不同于2009年“4万亿刺激时代”,供需基本面和宏观环境都偏空,更何况最近的这些利好消息深入解读后对铜的利好有限,铜价由此并不会因此而获得翻身的机会。

  市场消息带来短期提振

  首先,有消息称,目前超过一半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都掌握在一位买家手中,这个买家就是2005-2006年在铜市场呼风唤雨的红风筝基金。红风筝对冲基金成立于2004年,2005年初该基金管理资金仅5000万美元,在过去2005-2006年的金属牛市中,该基金管理规模迅速扩大,在2006年达到15亿美元。而且,在2005-2006年,该基金被普遍认为是当年“国储铜事件”的幕后黑手。而2006年,该基金大规模持有铜等基本金属,使得最高收益率达到100%,而经过2007-2008年折戟之后,2013年卷土重来,当年收益率高达50%。

  当前各项迹象显示,该基金持有50%-80%的LME铜库存,总价值在5.35-8.5亿美元之间。对冲基金持有如此之多的铜是相当少见的。这样的持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很好解释了LME铜升水飙升的现象。10月份以来LME铜现货较三个月期价的溢价持续上升,一度达到74美元的6月份以来最高纪录。

  然而,当前全球市场和宏观环境决定了红风筝基金很难由此操纵铜价:金融市场监管加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低通胀低增长的时代,投机活动很难掀起大风浪;当前全球铜市场供应过剩,尤其是铜矿过剩压力沉重和中国铜交付LME交割相对便利。

  其次,有消息称国储将恢复收储铜。在2014年上半年,通过各项数据对比,我们确定国储收储铜的可能性比较高,大约40-50万吨,这使得保税区铜库存压力得以缓解。而在当前收储铜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在于当前铜价尚没有触及3月份的价格,铜冶炼企业经营压力不大,以及铜融资贸易导致的坏账风险因监管而收敛。

  再次,秘鲁最大铜矿Antamina罢工事件,表面看会影响铜矿供应,但是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海外铜矿寡头配合年底铜精矿加工费谈判做出的手段。由于市场普遍预计2015年全球铜矿供应宽松,因此铜加工费谈判对铜冶炼企业有利,而铜矿寡头不甘心让利,因此默许公会组织闹罢工,从而增加谈判筹码。

  最后,国家电网开始全面出击,筹划多条特高压线路落地工作。从表面来看,“两横工程”将带来电力设备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铜的消费。然而,我们关注到2014年中国电网投资增速只有3%左右,远弱于年初的规划,因此电网开工实际要看资金到位情况。而特高压相对于传统的基础电网建设,其对铜的单位投资额耗铜量明显下降。

  供需偏弱格局难逆转

  铜矿过剩压力降逐渐向冶炼环节传导。2014年铜供求基本面,存在一大亮点,那就是现货市场表现出来的特征很难反映年初预估的超过50万吨的过剩预估,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铜冶炼短期存在瓶颈。然而,随着铜精矿加工费高企,铜冶炼利润回升,铜粗炼瓶颈随着产能的投产将逐渐突破。数据显示,10月上半月,中国铜精矿的加工精炼费已涨至11个月来最高位。

  需求加速遭遇电网年度计划追赶的不确定性。中电联数据显示,2014年1-9月份,中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1.44%,降幅较1-8月份的17.05%有所缩减,但是依旧处于明显的负增长。与此同时,1-9月份,中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较去年同期仅仅增长3.54%,而去年同期的增速高达10.8%。9月份过后,10月、11月随着北方天气逐渐转冷,电网投资估计进一步减速,完成年度规划难度很大。(作者系宝城期货分析师)


(责任编辑: 宋沅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