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供给充足需求不济 新常态下铜价将鲜有作为

2014年10月16日 10:03    来源: 期货日报    

  供给充足,需求不济,价值重构

  自今年7月初以来,铜价一直维持振荡偏弱的格局,尽管当中也有多次反弹,意图扭转下行走势,但最后都无功而返,其中缘由何在?我们认为,与精铜价格走势密切相关的供需层面和宏观层面正面临新的转变,这是导致铜价上涨乏力的主要原因。

  供应新常态:精矿过剩向精铜过剩迁移

  精铜供应瓶颈的缓解,带动整个供应格局迎来新的变化。在此之前,铜精矿供应率先提速,在2013年末关于2014年铜加工费长协价的谈判中,TC/RC费用大幅攀升已经奠定了铜精矿供应宽松的格局。相比之下,困扰精铜供应的冶炼瓶颈较为突出。在经历了2014年上半年铜价大跌大涨之后,精铜冶炼瓶颈的逐步缓解导致供应格局悄然发生改变。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精炼铜产量为68.01万吨,同比增长20.16%,环比增长7.4%,刷新去年11月创下的65.48万吨的纪录。今年1—8月,中国精炼铜产量为493万吨,同比增长11.17%。

  由此可见,从供应上看,铜精矿供应过剩逐步向精炼铜供应过剩迁移,这是未来铜供应端的新常态。

  需求新常态: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已成定局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精铜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精铜消费国,中国需求占据整个精铜消费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关口,调整经济结构和维持经济增长不可兼得的情况下,牺牲短期经济增长换取经济结构调整的时间和空间成为当前中央政府考虑的重要因素。从克强指数所反映的国内经济情况来看,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铁路货运量和用电量指标不容乐观,1—8月铁路累计货运量在25.4亿吨左右,同比增幅为-2.11%,自年初以来维持负增长状态,1—8月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在26615亿千瓦时,同比增速下滑至3.90%,也处于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两者纷纷走弱表明中国实体经济增长遭遇瓶颈。

  而另一个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社会融资规模更是令市场大跌眼镜。1—8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总额为11.77万亿,同比回落了6.26%,其中7月单月融资规模骤降至2731亿元,为2008年10月以来新低。尽管反映国内经济增长的其他各项指标(包括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进出口等)相继走低,但是中央政府不为所动,在多个公开场合表态不会用全面宽松的政策来挽回经济下滑,而是继续沿用更多的微刺激政策来确保经济增长守住保证就业目标的底线。

  精铜下游消费方面,电网投资不及预期,截至8月,累计投资维持2.7%的低位增长,年内完成13%的增长目标难以实现。虽然楼市限购放开和信贷松绑导致预期改善,但是向上游传导需要时间。空调消费旺季落幕以及汽车产量增速高位回落,开工率将平稳回落,整个精铜的下游消费难有起色。

  由此可见,从需求上来看,中国经济持续放缓已成定局,铜下游消费回落,这是未来铜需求端的新常态。

  外围新常态:美指上扬带动精铜价值重构

  独立于商品供需影响因素之外的美元指数在沉寂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自7月以来,美元指数强势上涨,一路迎来12连阳,创4年以来的新高。美元指数上涨的背后,是代表美国经济复苏的内生性因素和代表非美国家经济下滑的外在性因素双重影响的结果。当前美国经济持续回暖,就业显著回升,通胀尚未达到目标是目前美联储加息的唯一羁绊,而欧洲和日本尚未走出通缩困境,经济增长的乏力为市场增添了更多宽松预期的筹码,美元指数有望继续走高。这将进一步打压大宗商品价格,铜价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由此可见,从外围上来看,美元指数的继续走高,将会带动大宗商品的价值重构,这是未来外围市场的新常态。


(责任编辑: 宋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