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的路线图正在徐徐展开。昨天,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巡视员王丹在公开场合透露了监管层的一些工作设想:她表示,央行正在设计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机制;推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机制,也就是允许个人直接开展境外投资;以及推动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
王丹表示,目前境外试点地区包括香港、台湾、法国、韩国等,英国也已经有多家公司申请到了RQFII资格并开始投资。另外,境内金融机构和境内企业也可以赴境外市场发行债券,在一些试点地区还开始了境内企业从境外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的尝试。
据王丹介绍,监管机构还将在四个方向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首先是开展沪港通试点,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推出RQDII试点,目前这一机制正在设计之中;三是推出QDRI机制,这也是央行未来要推动的工作;四是未来将允许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包括以人民币支付股息。
资本市场的项目的开放将对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统计,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七大国际支付货币。而从2009年7月跨境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量逐步增加,与此同时,境外人民币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投资是不是可以认为是水到渠成的事?
桂浩明:这几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支付货币之一,甚至在一些国家有成为他们的储备货币。老百姓有这种感受,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用人民币进行支付,我们银联卡已经渗透到了很多国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在消费领域当中,在投资领域当中,人民币怎样出海也成为人海所关注的问题,央行这次表态在未来一个阶段或者不太远一个时期当中,是人民币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国际货币主要的几个途径。
经济之声: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监管层已在酝酿进一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而此前包括开拓个人对外投资渠道的“港股直通车”以及温州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最终都没能成型,体现了监管层对个人资本项目开放审慎的态度,目前看来适度开放个人直接对外投资风险是不是可控?
桂浩明:以前之所以最终没有成型,是和当时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有一定关系。比如准备推行港股的冲刺,但是随即到2008年就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显然在这个时候开放,在这种对外投资并不是风险的控制就会成为问题,温州地区本身也不是一个金融中心,尽管当地有资金,但是投资人也比较缺乏海外投资经验,这个所以在本来拟议中的对外投资,最后也没有最终成型也是考虑到风险控制问题。不过从现在来看,这几年的情况已经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QDII2的出现,也为境内资金通过基金情况进一步走出去创造条件,更多中国人在出境以后,也在海外市场当中也有一些的相应的投资。这两年中国的对外投资额甚至已经超过了海外资金对中国的投资者,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开放中国居民直接对外投资,应该说无论从时间或者从环境,或者从投资经验以及风险控制整个方面来说,条件都要比以前更相对来说成熟得多,所以这时有必要去研究这些问题。
经济之声:除此之外,“允许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以人民币支付股息和红利”,这也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开放的一个重要方向。怎么理解它的意义?
桂浩明:我想取决于两点,第一人民币要国际化,不仅是我们要国际化就能国际化,关键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使用。另外,从现在市场来看,我们对外开放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筹建资金,海外也集聚大量的人民币资金,包括我国的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现在其他一些地方也有比较多的人民币,像英国的伦敦等等。那里也逐渐成为人民币结算的海外中心点,众多的人民币怎样使用也其实成为一个问题。
经济之声:桂浩明先生也谈到了现在随着人民币不断走出去步伐加快,无论是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还有包括在英国的伦敦地区,其实很多人民币的离岸的交易越来越多,也符合我们未来资本项目下开放这种需求。当然,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根据我们前面谈到的证监会的负责人介绍说,从基本市场投资角度来看,2010年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以及境外行可以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了进一步扩展到境外的保险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的财富基金,而2011年RQEII也就是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机制正式推出,目前想RQFII境外的试点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台湾、英国、新加坡、法国、韩国和德国,总额度达到7400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程度,接下来我们继续听听桂浩明怎么来看待这个允许在境外发行人民币计价这个股票,它一方面推进我们人民币国际化?
桂浩明:海外人民币现在已经提升到相当大的数量,怎样用好用活这些人民币,也就成为世界各方面都要考虑的问题。总体来说,中国如果能够运用好成本比较低于的货币,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降低融资成本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主张在海外发行人民币计价,以人民币计息的债券,甚至一些权益类品种,应该说也是能够有助于海外人民币良好的利用,同时也是开拓了更多的人民币国际化的使用途径。
经济之声: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允许个人直接开展境外投资以及推动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将对国内的金融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能大家会担心是不是个人去投资境外市场了会分流我们的资金呢?
桂浩明:这种担心可能不太必要,第一境内资金开始走出去,但是实际上总量同境内相比还是一个非常小的体积。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投资境外也有一个经验的积累问题,有市场的实现问题,所以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另外从目前情况来看,资金实现全球配置也是一个共同的趋势,我们的开放都是一个双向的开放,像沪港通就是一个的很好的例子,沪港通既允许海外资金的进来,又允许境内资金出去,但是总体来说大家并不觉得这是会引导资金大量外流,也会有海外资金进来。所以本身上不会对境内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冲击,相反它有利于境内投资者通过在境外投资,可以和境外投资者交流,以及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互联互通,相互借鉴。这当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熟程度,不断实现与国际的高水平的接轨,以及在整体上提升它的成熟程度。很多人都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境内市场当中我们很难容纳一些好的股票,成长性的股票上市,像阿里巴巴等等,如果境外市场人民币资金能够进入到境外市场,那么这些股票可能会在大量资金或者到境外去追逐这些股票,这也就会对境内一些不太合理的,有待改变市场的制度进行一个倒逼。所以两个市场的相互开放,境内资金的走出去,在改革方面具有长期的积极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近年来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据王丹介绍,从资本市场投资角度来看,2010年,境外央行、人民币清算行及境外行可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后,开放进一步扩展到境外的保险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财富基金;2011年,RQFII(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机制正式推出,目前RQFII境外试点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台湾、英国、新加坡、法国、韩国和德国,总额度达到7400亿元人民币。
而从资本市场融资角度来看,目前,境内金融机构和境内企业可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截至2014年8月,境内机构(不包括财政部),在香港累计发债1187亿元人民币,一些机构还在中国台湾、伦敦和新加坡发行债券。与此同时,在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等试点地区,还开展了境内企业从境外银行融入资金试点。另外,以今年初戴姆勒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为例,境外机构目前也可在境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则表示,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本着渐进且成熟一项推一项的原则,对外投资的开放从机构投资者层面扩展到优质的个人投资者层面符合这一原则,预计不论是境内市场还是境外市场也都能接受。
赵庆明还表示,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资本管制项目的分类来看,我国资本项目还存在不少管制,但是管制的效果较差,资金流入和流出都存在不少灰色渠道,且进出成本不高,甚至还能有一些额外的收益。赵庆明说,未来应该提高资金通过这些旁门流动的成本,且放开资金通过正规渠道流动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