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主要围绕交易所市场和公募市场展开;而境外成熟资本市场通常是以私募市场、场外市场为基础发展壮大。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金融衍生品名义金额已达687万亿元,其中私募发行金额633万亿元,占比92%。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投资基金以共同基金(类似我国的私募基金)为主,公募基金的规模较小。因为相对于公募而言,私募基金由于其灵活性,在产品结构、交易策略等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投融资和风险管理需求。
在A股市场,私募基金曾经规模小、数量小,是资本市场中如同野草般的团体。而经过数年快速发展,私募基金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A股市场中最活跃资金的代表,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快速提升。
今年以来,随着新《基金法》将私募行业纳入监管范畴,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这对私募基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遇。
不过,面对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的私募产品,投资者应该如何甄别?《每日经济新闻》举办“2014年度中国十佳私募基金”评选活动,将从风险收益综合水平、团队及研发实力、内部治理水平等三大影响私募产品最核心的内在动因详细剖析,帮助投资者遴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财富管理者。
三大标准立体考量
通常情况下,媒体、投资者对于私募业绩的关注点,集中于特定时期产品的绝对收益率,于是各类“私募一哥”层出不穷。但私募产品普遍存在收益率波动较大、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易被忽略,“私募一哥”们纷纷昙花一现,即是最好的证明。
对单个投资者而言,投资是贯穿整个生命的超长周期活动,短时间的投资收益不足以成为衡量一项产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持续、稳定的收益率才是一只私募产品最重要的评价指标。
因而,《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14年度中国十佳私募基金”评选,以私募产品的收益水平和波动率为出发点,提出了三条评选标准:私募基金的收益风险水平,团队及研发实力,内部治理水平,再结合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情况,对私募基金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1:收益风险综合水平
要成为“十佳私募”的一员,旗下产品的收益率必须能在私募江湖中脱颖而出。不管私募基金的管理者出身多么显耀,研究团队过往成绩如何彪炳青史,抑或自身规模已傲视群雄,归根结底,若发行的产品收益率总是排名倒数或者连连清盘,这种投资行为肯定难以被市场认同。
除了 “哪只私募产品最赚钱?”这个问题,“风险控制水平如何?”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在投资圈,风控一直有“命根子”之说,但部分私募基金对此严重忽视,其一味冒进和不作为也带来了严重后果:不仅产品收益率大起大落,持续盈利能力弱,一些产品的净值甚至跌破红线惨遭清盘。
为评价私募基金的风险控制水平,《每日经济新闻》研究团队选取“最大回撤率”作为参照标准。该指标的定义为,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率用来描述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该指标在对冲基金、衍生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中国船舶(600150,收盘价39.23元)在2008年年初的股价为118.32元/股(前复权),而在2010年末时仅有16.99元/股(前复权),在这段时间里,中国船舶的最大回撤率为85.6%(计算方法为:(118.32元-16.99元)/118.32元)),也意味着,期间投资者最大的损失为85.6%。
最大回撤率指标的另一层重要意义在于,当净值下降到最糟糕的情形时,想要恢复到当时最高的净值水平,需要最大回撤率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才能达到,形象的理解就是“下山容易上山难”。仍以中国船舶为例,虽然最大回撤率为85.6%,但想从16.99元/股恢复到118.32元/股,需要的增幅远远不止85.6%,而是596.4%,是最大回撤率的7倍!想要恢复到昔日高位,似乎比登天还难。
毫无疑问,最大回撤率低的产品肯定会更受投资者欢迎。
评价标准2:团队及研发实力
据格上理财统计,截至2014年8月30日,在发行过公开产品的1132家阳光私募管理人中,已经有357家私募机构停止运作,存活率为68.46%。整个阳光私募行业的平均存续时长仅为5.44年,而提前落幕的这些私募机构的平均存续时长仅为4.32年。从规模来看,95%以上的私募管理规模低于1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低于5亿元。
由此来看,私募基金中有三成“活不过”5年。
而私募基金为何较为“短命”的原因,跟公司团队管理和研发实力有较大关系。提起私募的研究水平,投资者往往更关心该产品基金经理过往的声望。固然,有一个优秀的带队人或许更有保障,但过分迷信个人魅力也可能导致马失前蹄。 例如,在公募基金行业时,郑拓曾是名噪业内的明星基金经理,在交银施罗德基金期间正是其声望的顶峰。下海“奔私”后,郑拓创立了上海好望角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然而其自立门户后发起设立的私募产品却让人大跌眼镜,首只产品深蓝1号于2009年11月份以8400万元的规模发行,运作一年后规模缩水近九成。至2011年4月因“持有人一致同意结束”而清盘时,深蓝1号累计净值亏损39%。
在私募界,郑拓并非是个例。近年来,在私募市场折戟的明星公募基金经理不胜枚举,曾在嘉实基金担任基金经理的王贵文在2007年创办隆圣投资进入私募界时,被各方看好。而在2011年12月29日,中投信托在官网发布了隆圣系私募基金的清盘信息,作为前公募基金界明星基金经理,王贵文将旗下所有私募产品清盘的举动引发了私募界不小的震动。
从上面的案例中不难看出,要经营好私募产品,仅靠个人力量难以完成,这需要一个研究团队的合力才能实现。但由于规模小、起步晚、渠道窄,私募的研究实力一直被不少业内人士所诟病。
研究实力薄弱是私募界的普遍现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拜访过上海地区数十家私募,除去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私募,很多私募基金公司一共可能只有3、4人,老板一个人就是绝对的决策者,而旗下的研究员往往需要兼顾多个行业的研究工作,当这些行业跨度过大时,研究员即便开足马力,也难以保证所覆盖行业的研究水平。因此,私募基金的人员流动性也很强,并且这样的研究水准如何能够保证对行业和上市公司的理解能力到位,这让不少投资者担心。
因此,《每日经济新闻》将对候选年度“十佳私募”的研究团队进行全面覆盖,横向对比其规模、实力、从业经历,力争为投资者遴选出优秀研究团队。
评价标准3:内部治理水平
2010年,常士杉管理的世通1号当年以96.16%的收益率收获私募冠军。但随后一年衰运接踵而至,一边是公司内讧,公司股东争斗不止,一边是产品业绩惨烈,旗下3只产品最终在2012年被迫清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一家私募基金而言,内部治理上的一个微小漏洞,足以让其从巅峰滑落至谷底,甚至消亡。
因此,尽管投研能力是私募机构成功的必要因素,却不是充分因素,清晰而理性的发展规划、严谨而系统的投研体系、高效而规范的管理机制等都必不可少。对投资者而言,如果市场低迷是天灾,那么因为内部治理而出现的 “黑天鹅”事件,就是人祸。反之,良好的内部治理,则有助于管理层的和谐共处,提升业绩表现,完善风险控制。
与此同时,内部治理中的重中之重则是防范“内幕交易”,触犯监管红线的私募基金将对投资者造成极大伤害。今年年初,监管部门分别对存在内幕交易的深圳财富成长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其总经理唐雪来进行处罚。唐雪来管理产品曾是2009年阳光私募榜眼,彼时凭借156.66%的傲人业绩一举成名。2010年6月,唐雪来离开新价值创立深圳财富成长投资有限公司,并先后发行多只阳光私募产品,不过去年中旬唐雪来旗下4个产品已经清盘。
因此,为探寻私募内部治理的真实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兵分多路实地探访提名榜单中的私募基金,全面了解相关私募基金的内部治理、风控流程等事宜。
打造最客观评价机制
但凡评选,评选者的主观因素或多或少将影响评选结果。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展现一只私募基金的真实实力,《每日经济新闻》此次将对私募基金研发优势和内部治理进行独家考量,因评选流程设计而产生的误差将被最大限度地减小。相应的,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将被最大限度放大。
此次提名的私募基金必须是成立三年以上的基金,除了在业绩表现及波动稳定性这一硬性数据上有良好表现以及自身规模实力已足够强大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考核比重来源于记者亲身探寻。针对此次评选,《每日经济新闻》将派遣数十位记者奔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私募基金聚集地,集中探寻私募基金的研究团队实力、内部治理。
颁奖阶段,最终榜单的出炉除了一贯被市场看重的业绩之外,我们还将关注上榜名单的长远性。简言之,主办方所做的一切均为投资者考量,以选拔出综合实力最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持续报道彰显影响力
此次榜单的另一特点,便是将评选作为一种载体和手段,以新闻宣传的形式全面呈现一家私募的竞争力。通过长达数月的报道,极大提升私募基金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这样的做法是为跳出以往“评选+颁奖”的旧思路,为权威评选注入最强大的新闻信息,让独创的榜单获得最广泛的媒体关注度,更是让投资者能简明直观地了解中国私募力量。
更重要的是,此次评选是为了真正履行媒体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职责,为投资者打造一个虽然不够广阔但足够自由的平台,代投资者发出一种虽然不够嘹亮但足够坚定的声音,助投资者凝聚一股虽然不够强大但足够正义的力量。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14年度中国十佳私募基金”评选活动,我们深知责任重大,持续的报道将彻底展现此次评选的公正、透明、严谨,让投资者充分了解熟悉中国的优秀私募。
“2014年度中国十佳私募基金”遴选活动已经开始,我们有信心、有责任、有义务坚定地走下去,为中国的资本市场灌输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