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医院是险企的软实力

2014年06月26日 07:24    来源: 证券日报    

  “新常态”一词近期被国家领导人用作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表述,其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广西贺州广济医院集团总经理余小宝认为,“新常态”反映到医疗健康服务业上同样需要结构调整,甚至比实体经济还要迫切。在此前提下,医疗市场的“一增一存”,即新增的医疗市场和盘活存量被广为看好。因此,“新常态”下蕴育着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社会资本新的投资机遇。

  无疑,保险机构是觊觎医疗领域投资机会的群体。本周,阳光保险筹建医院一事获得保监会批复,此前已有平安集团通过平安信托投资医疗机构,新华保险成立门诊部的案例,去年也有消息称,泰康人寿正在申请医院牌照。

  事实上,保险机构投资成立医院的同时,也正是各路资本加快布局医疗产业节奏的时候。近日也有消息称,医疗已与TMT一起成为PE/VC投资最为活跃的两个领域。

  6月16日,联想控股以10亿元投资拜博口腔医疗集团。2013年11月,刘永好与冯仑等好友一起,正式成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策略联盟,2014年4月,新希望集团出资近1亿元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华夏医疗19.5%股份;5月,新希望旗下的厚生投资出资近2亿元,成为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复星集团自2009年以来已经成功投资6家医院,有消息称其还将在今年再度收购10家医院,此前郭广昌还曾放言,在国内收购500家医院也不成问题……同时,包括商业银行、信托公司、P2P在内的金融机构,亦在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或发起设立医疗机构的方式,拓展医疗服务和进军医疗产业。

  清科集团发布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则显示,2013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案例创历年新高,达到210起。在投资医院生意风生水起的当下,想清楚做什么比做起来显然更重要。

  相对于面向全国,与现有的医院“硬碰硬”,笔者更倾向于险企将医院作为提升自身软实力的一项投资。毕竟比医疗技术、设备、师资等硬实力,前有三甲医院特需、私立医院,后有国际专业健康产业机构,保险机构的医院在吸引患者前来就医上未见得有优势。

  而保险公司办医院实际的动机有一定的保险特色,为了尽可能地改善医疗保险业务,为了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而能够将医疗与健康、养老产业顺利嫁接起来,经营相关业务的保险公司相较那些主业与医疗相去甚远的民资和纯粹资本,明显具有角色优势。

  准备成立医院的保险公司或许可以尝试,在充分将移动互联等新技术为我所用和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加入的基础上,率先在自身保险客户范围内推广提供医疗升级服务,建立口碑与品牌,进而推动保险主业与医院副业进入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作为投资医院、进军医疗领域的“新新人类”,保险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依托政策的支持,不差钱的保险机构布局医疗产业,切勿大干快上,找准定位、做好规划,放眼长远才能走得长远。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