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9月PMI止降转平 世行下调中国GDP增速预期

2014年10月08日 07:15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再平衡之路仍处进行时。

  国庆长假期间,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以下简称“CFLP”)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与8月持平,较今年峰值的51.7%仍有不小差距,而9月官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跌至54.0%,为8个月来低点。

  光大证券报告称,内需放缓是拖累经济增长的主因,在总需求依然孱弱的背景下,生产面改善的持续性并不确定。同时,世界银行6日在新加坡发布 《东亚经济半年报》,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7.6%调低至7.4%,但强调中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将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经济回稳基础尚不牢固

  从PMI的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生产、新出口订单、原材料库存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其余新订单、在手订单、进口、原材料购进价格和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下降。

  出口对经济的提振作用有望在四季度得到显现,新出口订单指数经历上月短暂波动后,上升0.2个百分点,达到50.2%,显示出口稳中趋升。

  CFLP报告称,受西方圣诞节带动,四季度是外贸订单高峰期,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正在缓步走出低谷,外需基本面稳定,加之我国一系列出口便利化政策逐步落地,结合新出口订单指数走势来看,四季度出口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但这并不足以冲淡业界对经济的担忧,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9月进入下半年需求旺季,往年9月制造业PMI都显著回升,而今年并未随季节性变化,比历史9月平均值53.3%低了2.2个百分点。

  他说,这表明当前制造业依然较为乏力,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仍然存在。

  作为数据发布方专家,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陈中涛分析说,9月PMI从历史同期来看多表现为上升,本月只是止降转平。特别是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再次回落到去年同期水平以下;购进价格指数经历连续4个月回升后,最近两月下降,又降至50%以内,需要引起关注。

  他还提出,在多种扶持政策相继推出以后,小企业PMI指数依然低位下行。从这些情况来看,经济回稳基础仍需巩固。

  连平指出,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一方面对企业原材料采购带来价格福利,另一方面是持续的通缩输入影响到整个生产链条。

  不止一家机构提醒称,中国PPI已经连续30个月负增长,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回落,制造业通缩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经济增长重要的风险因素。

  增长预期存下调风险

  经济前瞻性指标低迷也影响到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

  6日,世界银行在新加坡发布《东亚经济半年报》,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7.6%调低至7.4%,但强调中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将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等,将导致投资及制造业产出增速下降。世行同时将中国明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5%下调至7.2%和7.1%。

  联讯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分析说,从制造业投资来看,其更偏于一个长周期现象,由于工业生命周期的回落,这种制造业投资将长趋势回落至需求值以下的位置,而从目前来看,其尚存在继续回落的空间。

  而房地产所面临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9月非制造业PMI中,房地产业活动虽未延续上月的下降走势。商务活动、新订单和收费价格等主要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回升力度仍然偏弱,指数均运行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且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CFLP报告称,数据变化显示房地产业“金九”旺季效应并未体现,延续弱势运行轨迹,行业活动偏淡。

  9月30日,央行和银监会发布了对市场有重大利好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但这对短期楼市提振难有实质性帮助。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国庆前6天,北京市住宅网签量为510套,同比下滑38.3%,这一数值只比2012年同期的454套稍高,为2009年以来第二低值。其中,住宅新房网签472套,同比下滑39.7%;二手房网签量仅为38套,同比下滑13.6%。

  政策也在增长端不断发力。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既有利于加快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带动短期需求,又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升级。而支持中小企业创业,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

  陈中涛建议,要加强政策落实力度,使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合力效应,真正形成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确保四季度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世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苏迪尔·谢蒂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不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剧烈影响。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