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 籽
“众筹”这个词汇,近段时间可谓火热至极。“众筹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而众筹在我国的发展之路,也是极为迅速,从最初的创业到现在的影视、甚至房产,众筹正一步步走向人们的生活。
9月21日,百度推出众筹项目“百发有戏”。据百发有戏公开资料介绍,该项目计划筹资1500万元,时间为2014年09月22日至10月22日。不过截止到9月22日15时,已有3301人参与此次众筹,筹集金额1800万元,超额完成筹资计划。
9月22日,万科在苏州推出了“房产众筹”,借此“试水”互联网金融。此次推出的全装100平三房,目前众筹金额为54万元。每位投资人最低只需投资1000元,筹资金额达到54万,众筹阶段就将完成。此后,万科城将在搜房网上以6折价起拍,最终溢价部分即为投资收益分配给众筹投资人。与百发游戏一样,人们的参与热情超出主办方预期,24日上午,众筹阶段提前完成。
预期年化收益率不低于40%,买不买房都获利的做法,自然很吸引眼球。不过,此类高回报率是万科以一种隐性的补贴方式操作的,未来能否持续提供此类年化收益率产品,还值得商榷。另外,对于目前房企将理财和购房进行结合的做法,仍然存在政策风险。
百度百付宝总经理章政华曾雄心勃勃地表示,“百度将打造国内最大互联网众筹平台”,但是在实际业务推进中,他仍然选择谨慎行事。这种谨慎不无道理,国内的众筹平台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仍然走在政策红线的边缘,特别是以投资回报为目的的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仅一步之遥。
所以,众筹火热之后,监管该怎么跟进?汇集闲散资金,与非法集资的边界在哪里?集资的范围需不需要划线?投资人的权益如何保障?资金需不需要第三方监管?产生的收益如何透明分配?发起人之间的合同,只需自行协商,还是需要规范、公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监管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