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网贷平台野蛮生长 急需监管

2014年09月19日 08:1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韩俊杰 张玉甫

  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网络贷款平台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传统金融服务的有益补充。然而,由于长期缺失监管,这个行业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状态。

  跑路、资金链断裂或倒闭等现象频频出现。据统计,每天有两三家平台诞生,而每两三天又有平台死亡。不少业内人士比喻,“网贷平台的不健康发展就像韭菜,长得快割得快,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

  在跑路的网贷平台中,不乏众多花十几万元甚至几万元就建立起来的诈骗型平台。对于P2P投资者来说,如何避免撞上有跑路势头的诈骗平台,无疑是最大的难题。

  网贷平台,跑路多多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在中国狂飙突进。

  8月2日,在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上,新华社旗下《金融世界》、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国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预计全年累计成交将超过3000亿元。

  P2P网贷业务为何这么火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原因无外乎三点:一是监管不到位,进入门槛低;二是民间资本汹涌,投资渠道太少;三是小微企业借贷难,融资渠道太窄。

  当双方都有需求的时候,P2P撮合平台就出现了。P2P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撮合平台,借钱的人和出借的人在这里汇合,各取所需,达到交易匹配的功能。

  尽管P2P网络贷款这种普惠金融让许多人受益,但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监管政策不明确,业务运作不规范等原因,在P2P网贷交易量迅速膨胀的同时,风险也开始显现。去年,P2P企业出现倒闭潮,老板“跑路”的新闻屡见报端。

  “P2P现在是站在油锅上的行业,很火很热,市场空间很大,但殊不知P2P借贷经营的是‘风险’,稍有差池,万劫不复。现在每天都有三五家平台上线,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到半年就销声匿迹或是奄奄一息。”银客网总裁林恩民说。

  从2012年末优易贷跑路,到近期旺旺贷涉嫌诈骗跑路,P2P行业已经爆发了好几轮跑路潮。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共有55家平台因跑路、提现困难或运营不善而关闭。去年10月以来,几乎平均每天就有1家平台陷入资金链断裂或倒闭状态。8月新上线平台北京龙华贷更是只上线一天便“跑路”了。

  据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介绍,截至7月份,可查的P2P机构有1200家,实际跑路的有150家,去年以来几乎平均每个月都有六七家P2P平台跑路。

  无论机构还是官方数据,都显示出P2P的高风险。但P2P投资者的热情却不降反增,P2P的交易量也不断攀升。有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P2P网贷市场相较第一季度有明显增长,行业交易规模达381亿元,环比增长26%。

  “高收益产品是网贷行业的突出特征,目前P2P产品的平均回报率在17%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理财渠道。”一位网贷平台的负责人表示。

  资金托管的猫腻

  自2007年“拍拍贷”把P2P模式引入中国内地,已历经7年发展,但由于监管的缺失,行业发展一直饱受争议。

  P2P网贷平台在交易上主要起信息中介作用,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很难避免,“跑路”成了P2P的重要“灾害”。

  在P2P投资中,资金托管是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却很少有平台会这样做。一位长期从事网贷业务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旦做了资金托管,一些不能动用投资者资金的平台在运营上就会受到资金的根本性制约,在注册流程上比别的平台复杂繁琐,成本提高导致利润摊薄。于是,很多平台在页面上打着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旗号,用词微妙,让客户误以为该平台有资金托管。

  记者注意到,不少P2P网贷平台都会在页面显眼的地方标明“第三方资金托管,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点进去之后,网站会不吝笔墨地解释“第三方资金托管怎样来保障资金安全”。可是,当翻遍网页,却找不到该托管方。

  由于资金托管都是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不少平台便宣称支付宝、理财通的第三方支付是第三方资金托管。然而,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和第三方资金托管完全是两码事,支付宝和财付通根本就没有资金托管业务,只有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功能,而业内真正有第三方资金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有汇付天下、国付宝等。

  此外,也有一些P2P网贷平台利用银行的信誉冒充第三方资金托管功能。比如有P2P平台称与平安银行签署了“资金托管协议”。但实际上,平安银行多次发表声明,其与P2P平台的合作只是资金存管,而非资金托管,更不是监管。

  至于如何识别P2P真假托管,有从业者提出了“简单粗暴”的方法:注册平台账户后,看是否还要求注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号。从业者表示,“若注册平台账号后就可投资,该平台100%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页面宣传的当然都是虚假的。”

  警惕自融自保平台

  目前,绝大多数的P2P平台都宣称“有担保公司,本息保障”、“担保机构代偿赔付”等措施,可是,如果担保公司能完全覆盖这些风险,那为什么还有不少P2P平台倒闭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现在很多网站找的担保公司都是没有融资性牌照的空壳,其担保能力没有监管和考核,担保公司也有实力优劣之分。担保只是增信手段,真正的风控要靠对借款人有力的调查,有风控和调查能力的担保机构凤毛麟角。”郑州一担保公司负责人说。

  于是,在担保形同虚设的背景下,网贷去担保的呼声不断。有从业者提醒投资人,一定要警惕平台有自保或自融。

  所谓自保,是指P2P平台建立一个资金账户,当借贷出现逾期或违约时,网贷平台会用资金账户里的资金来归还投资人的资金,以此来保护投资人利益。但是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一些P2P的平台资金与风险准备金没有实现根本上的分离,风险准备金极有可能被挪用。

  相比自保,自融现象则更为严重。所谓自融平台,主要是指P2P平台资金没有流向真实借款人,而是平台本身或股东借款自用,用于平台、股东的自有企业或偿还债务等。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目前的问题平台中约有四分之一涉嫌自融,不仅有很大的道德风险,而且可能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此情况下,对于投资者而言,到底该如何甄选靠谱的平台呢?

  河南译达律师事务所资深财经律师王智勇说:“首先,要严防信息造假,投资前仔细核实信息。可致电P2P平台,以借款人的身份来获取该平台的相关信息,如平台的风控条件和能力,风控团队是否专业,体系是否健全等。也可通过查看该平台的营业执照、平台注册资金、管理团队背景和股东背景等进行判断。投资者不要盲目追逐高利率。投资前认真比对收益,拿不准的应该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切勿盲目投资。可通过第三方平台查询P2P平台的相关信息,如运营时间、成交量等信息。”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