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懋科技
申购代码:732306
发行价:12.08元
市盈率:19.24倍,顶格申购资金:16.91万元。
公司主要产品为安全气囊布和安全气袋,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
节能风电
申购代码:780016
发行价:2.17元
发行市盈率:22.06倍
顶格申购资金:11.5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
本周四有两只新股发行,华懋科技和节能风电将同时进行网上申购,顶格申购所需资金为28.41万元。同时加上22日发行的重庆燃气,共有3只新股在同一个申购资金冻结区内发行。这3只新股全部是沪市发行,深市发行处于短暂的休息状态,所以本周申购新股拼的是沪市市值,深市市值暂且没用。
原本在8月发行的这3只新股推迟3周发行,这个举动被有些分析人士解读为管理层为了呵护市场做多,减缓新股对市场的冲击而特意安排的。这种解读谬也。真实的原因是这3只新股询价确定的发行价,其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按现行的规则进行风险提示,延迟三周发行。
融资额度大幅缩水
此次新股的看点还有,狮子大开口的计划融资得以遏制。最典型的是将在9月22日发行的重庆燃气,计划募资21.23亿元,结果询价中一刀砍下来,实际募资只有5.07亿元,砍掉约四分之三,发行价定为3.25元。即便发行价如此亲民,发行市盈率19.12倍,还是略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17.9倍。如果满足上市公司计划募集资金的话,那么发行价将定为13.60元,而现在发行价只有3.25元,这个差价有多大啊。问题是,重庆燃气上市后的二级市场定价多少?也许一路涨停之后就炒到13.60元,这3.25元的发行价和13.6元的定位价之间的差价就留给了摇新股的幸运儿了。
本周许多人会觉得账上的股票市值不够了。本周申购新股绝对是拼股票市值的活。你看节能风电的发行价只有2.17元,申报1000股获得一个编号,需要资金2170元,但需要上海股票市值10000元。申购这只股票,满打满算,一个账户需要53万元股票市值,而资金只需要11.5万元。如此倒挂,在IPO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现在上证指数2300点左右的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说低吧,毕竟这个位置是今年来的最高位,现在小心翼翼地每创出一个新高就会有宽幅震荡,熊市的日子太长了,大家对走高反而怕了;说高吧,与以往的高点比,现在还是在谷底。另外,随着新股不断地制造财富效应,每一只新股上市之后涨停连连,这给市场带来了新的题材。
新股中签率持续下降
新股申购网上中签率平均值从1月份的1.75%下降到7月份的0.59%,网下中签率平均值从 15.39%大幅下降至0.35%。而新股申购理论最大的年化平均收益率则从1月的27.81%(网上)和246.46%(网下)分别下降至24.96%(网上)和13.90%(网下),7月打新收益率相比6月收益也出现小幅下滑。考虑到这是新股上市后在最高位抛售换算的收益,实际收益下滑将更为明显。在证监会进一步推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下,相信打新吸引力将继续下降,有益于市场估值回归到合理水平。
面对这样的市况,投资者只有将二级市场作为主营业务,这个点位上持股也套不到哪儿去了,而将一级市场作为营业外收入。本周股票市值是个重要资源,大家不要浪费了。
本周打新优先考虑华懋科技
本周四(9月18日)发行的华懋科技(603306)和节能风电(601016)。两家规模皆在3亿元—4亿元左右,发行市值并不大,预计申购热情仍然较高。
从两家新股的基本面来看,亮点均不多,突出优势也并不明显。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风电行业的发展空间比汽配行业会更大、毛利率也更高、政策也更为支持,但节能风电负债率较高,财务成本较大,本次主要是募资置换已投入的自由资金;而华懋科技的优势则在于增长率更高、客户集中且稳定,本次募资提高产能以及产品研发。从同类公司的估值水平对比来看,汽配行业的整体估值明显高于风电,其平均市净率更是风电行业的5倍~6倍,预计二级市场的定价将会更高。因此,从短期二级市场定价的角度看,建议优先考虑华懋科技。
节能风电(601016)
基本面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公司所有的经营性资产和收入都与风力发电有关。此次募资拟用于风力发电产能的提升。
估值及询价建议:目前国内风电运营企业大多在香港上市,公司上市后将成为A股第一家风电运营上市公司。公司在2012年和2013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5%和7.5%,销售毛利率一直维持在55%左右。
风险提示:公司主要风险有国家支持风电行业的相关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弃风限电”风险、项目并网风险以及发电量对天气条件依赖较大的风险。
华懋科技(603306)
基本面分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安全气囊布、安全气袋的制造。公司目前已获得16项专利授权,非专利技术12项,同时公司下游客户包括众多世界一线汽车零部件厂商。本次拟募资提高产能以及产品研发。
估值及询价建议:目前我国安全气囊产业已经摆脱了完全由国外厂商垄断的态势,安全气囊从进口组装逐渐向本土化生产和采购发展,安全气囊组件国内配套生产的能力逐步增强。公司营业收入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然而,公司产销量在逐年下降。招股书中显示,2011年至2013年,安全气囊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80%、87.57%和76.20%,产销率分别为99.16%、95.40%和85.40%,公司产销率逐年下降,产能有过剩的可能。
风险提示:公司向下游安全气囊袋业务延伸可能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替代材料应用于安全气囊布生产导致发行人收入下滑的风险、公司下游主要客户集中的风险。据《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