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石化混改千亿引资基金保险成主力

2014年09月15日 07:47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备受关注的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资名单终于出炉。14日晚间,中石化发布公告称,拟定由25家境内外投资者以现金共计人民币1070.94亿元(含等值美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中石化将持有销售公司70.01%的股权,销售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00亿元增加至人民币285.67亿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在这25家投资者中,包括中国人寿、生命人寿、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基金和保险业投资者成为主力军,此外还有大润发、腾讯等产业投资者。

  据悉,此轮增资扩股只是中石化改革的第一步,在10月底董事会成立之后销售公司将谋划上市。就在9月12日,中石化石油工程借壳*ST仪化上市已经敲定,一旦上述事宜成行,未来中石化将形成中石化股份、炼化工程、石油工程和销售业务四足鼎立的上市格局。

  今年2月19日,中石化宣布,公司将启动油气销售业务重组,引入民资实行混合所有制。3月31日,中石化旗下销售板块正式单独运营,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并于6月30日公布引资方案。经过数轮竞投,9月12日,中石化销售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了《关于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告诉记者,此次的投资者中,产业投资者以及与产业投资者组团投资的共9家,投资金额326.9亿元,占比30.5%;国内投资者12家,投资金额590亿元,占比55.1%;惠及百姓民生的投资者4家,投资金额320亿元,占比29.9%;民营资本11家,投资金额382.9亿元,占比35.8%。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投资者名单发现,认购金额100亿元、占股达到2.8%的有四家,分别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人保腾讯麦盛能源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QianhaiGoldenBridgeFundILP、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认购股权最少的是HuaxiaSolarDe-velopmentLimited,该机构出资4亿元,占股0.112%。

  分行业来看,保险和基金业是投资的主力军。保险类的投资者包括生命人寿、中国人寿、长江养老保险、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而基金类的投资者则包括渤海华美(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uaXiaSSF1InvestorsLimited等。

  据了解,在引资过程中,销售公司还同步与12家业务伙伴签署了产业合作协议,其中9家产业合作伙伴成为此次签约投资者,分别为大润发、复星、航美、保利德、新奥能源、腾讯、海尔、汇源、中国双维等。

  中石化在本次公告中还多次提及了销售公司上市等说法。据透露,第一届董事会议拟于10月底召开。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叶慧青表示,董事会将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中石化将派出董事4名,投资者派出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职工董事1名。


(责任编辑: 康博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中石化混改引入25家机构      2014年09月15日
  • · 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突破      2014年09月15日
  • · 中石化混改引资名单敲定      2014年09月15日
  • · 中石化后续改革存更大空间      2014年09月1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