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深圳碳市场首次引入境外投资者后,湖北碳市场再次发力创新。
9月9日,国内首单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项目在湖北武汉成功签约。湖北宜化集团作为首个“吃螃蟹”者,利用自有的碳排放配额获得兴业银行4000万元的抵押贷款。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交易和石油交易、天然气交易、煤炭交易一样本身都具有金融属性,今后还可以在金融领域做有关碳交易的产品,比如碳融资、碳信贷等。但他也同时指出,由于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这样的金融创新存在一定风险,只能局限在小规模试点。
违约风险成隐患
在碳配额交易过程中,主要受碳配额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碳价。针对碳排放配额价格衡量问题,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张杲表示,湖北宜化首先向兴业银行提出贷款4000万元,银行以贷款总额除以每吨23.7元的价格,该价格为湖北碳市场开始以来的日成交均价,在此基础上再除以0.8,最终得出湖北宜化抵押的碳排放权额度。
“碳与咖啡、铜等实体产品有区别,受政策影响大,目前二级市场已经有买家开始囤积国内碳汇,并预计在未来加价出售。”能源与碳融资专家沈一扬表示,其预计总量不会太大,毕竟目前缺乏大量的最终买家,而国内的大中型企业仍没有强制减排,许多机构还处于观望态度,未来碳价并不会大幅下降,最起码也只是持平。
张杲表示,湖北省碳排放交易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在碳金融市场上主要起中介作用,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牵线搭桥”,并且承担其碳资产托管功能。当企业不能如约还款时,交易中心会把企业的碳排放权清算兑现,然后兑付给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贷款只是单纯以碳排放权配额作为质押担保,并无其他抵押担保条件。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指出,违约风险是其最大的隐患,交易中心、银行乃至行业协会都应当加强对该领域的监管,企业信用体系、资金运用信息披露、违约惩处机制也需尽快完善。
对此,张杲表示,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自上线以来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位于全国第一,其碳资产的流动性十分充足,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正是看到这一点才在只有碳排放权抵押的情况下把钱贷给企业。碳排放权配额抵押给银行后,原有分配的排放配额用罄的企业,还可在交易中心再度购买。
多数碳交易所微利经营
今年5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便明确提出要加大期货品种创新步伐,研究发展商品期权、商品指数、碳排放权等新交易工具。
目前,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已能够提供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减排项目融资、租赁融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等多元化碳金融服务业务,湖北省正积极申报碳期货业务,争取成为全国第一个碳期货试点的省份。
邱希哲表示,期货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能够为现货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杠杆效用。碳期货市场的发展对于碳排放权现货交易意义重大。他同时指出,杠杆设计、违约金控制、银行掌握管理、交易细则等需要提前完善,否则强推碳期货必然会放大交易风险,导致投机交易过于盛行。
虽然碳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但在目前碳交易的市场环境和体量下,多数碳交易所基本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张杲亦坦言,国内的碳金融市场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也只有3年左右的时间,相比欧美等拥有15年发展历程的碳金融市场,国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碳交易市场制度也亟待完善,“但我们很看好未来碳资产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因此前期的巨额投入和市场培育是有非常有必要的。”
事实上,目前国内碳市场没有终端市场,大中型企业虽然进行了碳核算,但还处于“摸家底”阶段。沈一扬指出,目前做不做以及什么时候做都由国家说了算,而国家除了根据国际气候谈判结果外,还会根据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来决定。